[发明专利]一种光学镜头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3284.3 | 申请日: | 201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1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宋孝杰;李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旭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18 | 分类号: | G02B13/18;G02B13/00;G02B13/06;G02B7/00;G02B1/04;G02B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镜头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器件领域,尤指一种用于移动通讯工具30万像素摄像头模组的光学镜头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移动通讯工具的功能不再仅仅限于通讯功能,不仅要求外观小巧方便携带,同时要具备强大的附加功能,如带摄像头,目前带有拍照功能的移动通讯工具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同时随着手机追求轻薄的趋势,迫使镜头设计追求短的光学总长;而在实际设计中在保证镜头的成像效果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加工能力,降低生产成本,适合大批量生产等都成为镜头光学组件设计需要满足的要求;同时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存在差异性,高清的摄像头造价成本较高,所以售价也想相应提高,故市场上仍然需要能适应人们对移动通讯工具体积要求,同时售价不会太高的手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玻璃技术不足,加工成本高,不具备量产性等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成像效果号好,总长小且本低的光学镜头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学镜头组件,包括固定光阑,一组透镜,一个玻璃滤光片,该组透镜包括同光轴上自物方向像方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该第一透镜、第二透镜表面均为非球面,其非球面公式为:
Z=
其中,Z表示透镜表面各点的Z坐标值,Y表示透镜表面上各点的Y轴坐标值,CURV为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B、C、D、E、F、G、H为高阶非球面系数,第一,第二透镜的前、后表面的面型参数分别如表1,表2,表3,表4所示:
该固定光阑设置于第一透镜之前面的物方区域中,该玻璃滤光片位于第二镜片之后,即该光学镜头组件的成像面之前,其中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3-0.55mm,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3-0.45mm。
其中,所述的第一透镜的材料为光学塑料ZEONEX, 该第二透镜的材料为光学塑料 OKP4,该玻璃滤光片的材料为光学玻璃肖特D263T。
其中,所述的第一透镜折射率为1.4-1.6mm,色散系数为46-60;第二透镜折射率为1.6-1.7mm,色散系数为20-30mm。
其中,所述的第一透镜前表面为上下端为平面且上下起伏而中心位置凸向物方,后表面为凸面且凸向像方,第二透镜上下端为平面且中心位置凹向物方,后表面为上下端起伏且中心位置凸向像方。
其中,所述的光学镜头组件光学总厂为1.5-1.7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发明的透镜组仅有两个透镜,相对有三个透镜的透镜组的光学镜头来说具有体积长度的优势,同时通过采用非球面镜片可以有效的消除光线的各中像差,通过光学镜头的各个镜片的搭配可以有效的缩短镜头的高度小于1.7毫米,视场角大于80度;采用塑料镜片,避免玻璃镜片的加工困难,减少玻璃镜片的数量,减轻镜头的重量,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光学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光学镜头组件的MTF(调制光学传递函数)图。
图3光学镜头组件的场曲示意图。
图4光学镜头组件的畸变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1-固定光阑;2-第一透镜;3-第二透镜;4-滤光片;5-像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光学镜头组件,包括固定光阑(1),一组透镜,一个玻璃滤光片(4),该组透镜包括同光轴上自物方向像方(5)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该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表面均为非球面,其非球面公式为:Z=其中,Z表示透镜表面各点的Z坐标值,Y表示透镜表面上各点的Y轴坐标值,CURV为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B、C、D、E、F、G、H为高阶非球面系数,第一,第二透镜(3)的前、后表面的面型参数分别如表1,表2,表3,表4所示:
该固定光阑(1)设置于第一透镜(2)之前面的物方区域中,该玻璃滤光片(4)位于第二镜片之后,即该光学镜头组件的成像面之前,其中第一透镜(2)的中心厚度为0.3-0.55mm,优选为0.4 mm,第二透镜(3)的中心厚度为0.3-0.45mm,优选为0.3 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旭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旭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32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