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圈柱绞捻结构的纬编织物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2646.7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1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周罗庆;周頔;周超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B1/06 | 分类号: | D04B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圈柱绞捻 结构 编织物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纬编织物,尤其是能抗脱散的圈柱绞捻结构的纬编织物。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典型纬编织物的结构是,组成织物的单个线圈为“Ω”形态,各线圈相互之间以左右循环连接且上下相互穿套的方式构成织物,例如纬平织物结构,纱线在织物线圈中的走向是从一端进而从另一端出的开口的简单形式的线圈。这种简单的相互穿套的方式形成的织物在使用中具有较大拉伸变形性以及容易脱散性,因为在织物受到拉伸时,线圈太容易变形,原因是构成线圈的沉降弧、针编弧和圈柱部分的纱线能很容易地相互转变转移。这就影响到织物的使用性能,限制了织物的最终用途的拓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纬编线圈只能以开口方式形成简单相互穿套的织物、织物在太容易拉伸变形容易脱散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纬编织物,该织物结构具有抗脱散不易拉伸变形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使线圈成为圈柱绞捻结构,即该线圈在结构上是由绞捻的圈柱将针编弧和沉降弧的弧段连接而成;针编弧和沉降弧的弧段连接的圈柱的绞捻角度可以是180度的整倍数,即可以是180度、360度、720度或更多;可以是织物中的所有的线圈或只有部分线圈编织成为圈柱绞捻结构;在同一织物上,线圈的圈柱绞捻角度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因为在织物中存在着圈柱绞捻结构的线圈,组成线圈的纱线在织物受到拉伸时相互间具有了摩擦阻力,织物不易产生变形和脱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纬编织物具有抗脱散不易拉伸变形的特点,提高了织物的使用性能,还可以应用在产业用途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圈结构图。
图中1.线圈,11.针编弧,12.圈柱,13.沉降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为所有线圈的圈柱绞捻角度均为360度的纬编织物。如图1所示,将线圈1编织成为圈柱绞捻结构,即该线圈1在结构上是由绞捻的圈柱12将针编弧11和沉降弧13的弧段连接而成;针编弧11和沉降弧13的弧段连接的圈柱12的绞捻角度是36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26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阵列排列缝针连续多层制织三维织物的缝编方法
- 下一篇:一种镀锡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