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防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拌种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09348.2 申请日: 2011-12-11
公开(公告)号: CN102515971A 公开(公告)日: 2012-06-27
发明(设计)人: 郭奉超;张业祥;戴震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仙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5G3/02 分类号: C05G3/02;A01N51/00;A01N43/40;A01N47/24;A01N43/54;A01N57/24;A01P7/04;A01P1/00;A01P17/00
代理公司: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代理人: 成钢
地址: 433000 ***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防治 黑条矮缩病 水稻 拌种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农药拌种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粮安天下。“粮食安全的核心是口粮,口粮供给的重点是稻米,要保证我国粮食自给率在95%以上,其中稻谷、小麦等口粮自给率必须保证100%”。然而,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常常受到自然灾害和有害生物的影响,近几年在我国南方暴发流行的黑条矮缩病严重威胁着水稻生产。“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传播的恶性病毒病,由于传毒介体发生量大面广、田间毒源扩繁能力强、杂介体传毒与水稻易感期吻合程度高、稻作制度复杂适宜发生流行,病害在我国华南双季稻区、江南单双季稻混杂区发生形势异常严峻,西南单季中稻区流行风险显著增加,长江中下游、江淮单季晚稻区潜在流行风险加大。全国发生面积5000万亩以上,需实施“治虫防病”预防控制面积约1.2亿亩次”,“发病田块一般损失5%-10%,严重的达40%-50%,个别田块甚至绝收”。黑条矮缩病的蔓延对水稻产量的损失不可低估。因此,“水稻杀虫剂市场的热点之一“种衣剂市场”是农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课题,迄今为止,农药市场上有效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药剂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拌种剂组合物,它兼有治虫、抗病毒、调节植物生长和多种微量元素,能满足种子发芽生长所需的但在田土中又很奇缺的微肥和无虫无病环境。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防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拌种剂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有效成分、微肥调节剂、溶剂、载体、表面活性剂、及其它助剂,该组合物为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所述有效成分包括杀虫剂和抗病毒剂,其中杀虫剂为:吡虫啉(A1)、烯啶虫胺(A2)或丁硫克百威(A3);抗病毒剂为:宁南霉素(B1)、毒氟磷(B2)或柠檬酸锌(B3)。上述杀虫剂和抗病毒剂复配成如下9种组合物成分,它们是:A1+B1、A1+B2、A1+B3、A2+B1、A2+B2、A2+B3、A3+B1、A3+B2、A3+B3,其中杀虫剂∶抗病毒剂的重量比为(0.125-10)∶1,最佳为(0.5-2.08)∶1。杀虫剂和抗病毒剂以原药纯度为100%计,即以市购商品中所含的纯杀虫剂和抗病毒剂的重量计(下同),其它以工业产品重量计(下同)。

其中作为杀虫剂、抗病毒剂和微肥调节剂的化学名称及其化学结构如下:

杀虫剂(A1)吡虫啉:【化学名称】1-(6-氯吡啶-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分子式】C9H10ClN5O2,【分子量】255.7,【理化性质】无色晶体,有微弱气味,熔点143.8℃(晶体形式1)136.4℃(形式2),蒸气压0.2μPa(20℃),密度1.543(20℃),KowlogP=0.57(22℃),溶解度水0.5lg,L(20℃),二氯甲烷50-100,异丙醇1-2,甲苯0.5-1,正己烷<0.1(g/L),20℃),PH15-11稳定。吡虫啉结构式:

【毒性】低毒。对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作用。【防治对象】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小麦、棉花等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稻飞虱、蚜虫、叶蝉、蓟马、白粉虱及马铃薯甲虫和麦秆蝇等。

杀虫剂(A2)烯啶虫胺:【化学名称】(E)-N-(6-氯-3-吡啶甲基)-N-乙基-N′-甲基-2-硝基亚乙基二胺,本品具有卓越的内吸性、渗透作用、杀虫谱广、安全无药害。是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白背飞虱、蚜虫、梨木虱、叶蝉、蓟马的换代产品。【理化性质】纯品为浅黄色结晶体,熔点83-84℃,密度1.40(26℃)。蒸气压1.1×10-9Pa(25℃)。溶解度(g/L、20℃):水(PH=7)840、氯仿700、丙酮290、二甲苯4.5。毒性:低等,无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结构式:

杀虫剂(A3)丁硫克百威:化学名称:2,3-二氢-2,2-二甲基苯并呋喃-7-基(二丁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甲酸酯。结构式:

毒性:属中等毒。分子量:380.55,沸点(℃):124-128,蒸气压(25℃):0.041mpa,溶解情况:水中0.3mg/L(25℃),能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稳定性: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稳定,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应用:本品可广泛用于水稻、小麦等粮食类及其他多种经济作物上的飞虱、蚜虫、蓟马、叶蝉和钻蛀性害虫,对各类稻飞虱有特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仙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仙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93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