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嗪酰胺的合成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7562.4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1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袁树林;阮冬冬;罗翔;王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乐山市福华通达农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53/06 | 分类号: | C07D25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赵丽 |
地址: | 6148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嗪酰胺 合成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间体的合成工艺,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嗪酰胺的合成工艺。
技术背景
吡蚜酮属于吡啶类或三嗪酮类杀虫剂,是全新的非杀生性杀虫剂,最早由瑞士汽巴嘉基公司于1988年开发,该产品对多种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
利用电穿透图(EPG)技术进行研究表明,无论是点滴、饲喂或注射试验,只要蚜虫或飞虱一接触到吡蚜酮几乎立即产生口针阻塞效应,立刻停止取食,并最终饥饿致死,而且此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吡蚜酮具有优异的阻断昆虫 传毒功能。尽管目前对吡蚜酮所引起的口针阻塞机制尚不清楚,但已有的研究表明这种不可逆的“停食”不是由于“拒食作用”所引起。经吡蚜酮处理后的昆虫最初 死亡率是很低的,昆虫“饥蛾”致死前仍可存活数日,且死亡率高低与气候条件有关。试验表明,药剂处理3小时内,蚜虫的取食活动降低90%左右,处理后48 小时,死亡率可接近100%。
经多年的研究开发吡蚜酮的合成工艺已经基本成熟。国内外目前一般都采取以水合肼、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合成中间体三嗪酰胺,再与烟醛反应生成吡蚜酮原药。
该方法的生产工艺已相当成熟,但也存在能耗较高,溶液毒性大,成本较高等缺点,因此对三嗪酰胺的合成工艺进行一定的优化以达到提高收率降低成本的目的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合成三嗪酰胺的工艺来达到避免使用毒性较大的丙酮作溶媒,加快反应速度,提高收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嗪酰胺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在反应釜中加入甲苯,开启搅拌,加热,温度升至50℃时,加入恶二唑酮(2-甲基-1,3,4-噁二唑-5(4H)-酮),加毕继续搅拌;
B、在温度为45~65℃时,滴加氯丙酮进行回流反应,滴加时间控制在3~6小时,然后在45~65℃下继续反应,并跟踪取样测定pH值确定反应终点,得到反应液;
C、对步骤B得到的反应液进行减压蒸馏,脱除甲苯和氯丙酮,再加入乙醇、水合肼及脱水剂无水硫酸钠,升温到75~85℃,反应6~8小时,缓慢降温至25~35℃;
D、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得到中间体三嗪酰胺(4,5-二氢-4-乙酰胺基-6-甲基-1,2,4-三嗪-3-(2H)-酮)。
本发明的反应投料摩尔比为:
恶二唑酮:氯丙酮:水合肼:无水硫酸钠:乙醇:甲苯=1:1.45~1.55:1.7~2:0.07~0.1: 15.5~17.5:7.5~9。
本发明步骤A中所述的加毕继续搅拌是指继续搅拌15~30分钟。
本发明步骤B中所述的跟踪取样测定pH值确定反应终点是指pH=5时为反应终点。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以恶二唑酮(2-甲基-1,3,4-噁二唑-5(4H)-酮),氯丙酮为原料,甲苯作溶媒,经环合、烷基化、缩合反应制备三嗪酰胺,本发明通过采用保温滴加反应,有效提高了反应釜的使用效率,降低了丙酮的使用量,提高了反应收率,最后获得的固体三嗪酰胺(4,5-二氢-4-乙酰胺基-6-甲基-1,2,4-三嗪-3-(2H)-酮)总收率达84~86%。
1、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能耗较高,溶液毒性大,成本较高等缺点,避免使用毒性较大的丙酮作溶媒,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了环保压力;
2、本发明提供的合成工艺较现有合成工艺,收率提高了2.5%左右;
3、本发明提供的合成工艺较现有合成工艺,缩短反应时间2.5小时左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320g甲苯加入四口反应瓶中,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恶二唑酮264g。加毕继续搅拌21分钟,加热升温至54℃,开始滴加氯丙酮237.6g ,在50~51℃下回流反应6小时。取样分析,20分钟达到终点。开启真空脱除甲苯,氯丙酮。加入乙醇1320g、水合肼158g(含量80%)及无水硫酸钠 20 g,在76~79℃反应6.2小时,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得到三嗪酰胺,反应收率为84%。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乐山市福华通达农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乐山市福华通达农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75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