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下沉式育种室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7091.7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0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夏庆国;袁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永华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 |
代理公司: | 福建炼海律师事务所 35215 | 代理人: | 许育辉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沉 育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培育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下沉式育种室。
背景技术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稻米作为最主要的食物之一,其生产对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现代水稻育种史上,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水稻品种矮秆化和70年代的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是两个重要里程碑。为了达到增产的目的,利用水稻亚种间杂交优势培育超高产品种是现阶段主攻方向。然而杂交获得的种子数量有限,无法大面积推广,需要再次进行种子培育以获得大量的水稻原种。但是,种子的培育过程中,其优良的基因品性容易受地理环境、气候及病虫害等因素影响,从而很难繁衍出大量的优良纯种。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采用温室大棚来培植各种蔬菜和农作物,但在秋冬季昼夜温差大时,温室内难以保持恒温恒湿的良好环境,而且大棚的构建需要大量钢材等材料,既浪费了资源,又增加了构建成本。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全下沉式育种室,为培育优良的水稻纯种提供温湿度稳定、构建成本低的温室环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全下沉式育种室,包括呈北高南低坡形的透光顶面、四面导热墙面和一导热地面;该透光顶面与地表平齐,其上设置有通风口和新风机,四周设有排水槽;导热地面距地表5~6m;育种室内还设有调控室内温湿度的水帘。
进一步的,育种室沿山坡南坡斜面建立,其透光顶面沿坡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透光顶面为钢化玻璃板,其下表面贴有一层覆膜。
进一步的,所述透光顶面下面设有可收放隔热网膜。
进一步的,所述水帘设置于东墙和西墙上,包括导水管、水帘网和回水槽,水帘网后面的墙壁上设置有冷风扇;导水管上设置有细密的喷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水帘的水源为深20~30m的地下水。
优选的,所述导热墙面和地面均为喷砂处理的导热陶土壁面,其厚度在4~6c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育种室内还设置有地源热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育种室采用全下沉式,地下温度比较稳定,同时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陶土构建室内墙壁,利于导热散热;再次采用内循环水帘降温,使用地下水冷却,加上新风机随时调节育种室内的温湿度,还有地源热泵调节室内温度,有助于使育种室保持在恒温恒湿的状态,为种子培育提供优良的环境,而且能耗小;全下沉式构建,省去钢材等材料,降低了构建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全下沉式育种室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透光顶面;2新风机;3排水槽;4水帘;401导水管;402喷水孔;403水帘网;404回水槽;405冷风扇;5隔热网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全下沉式育种室结构示意图,包括呈北高南低坡形的透光顶面1、四面导热墙面和一导热地面,如可由导热性良好的陶土建成;该透光顶面1可与地表成30°角,其上设置有通风口和新风机2,四周设有排水槽3;导热地面距地表5~6m;育种室内还设有调控室内温湿度的水帘4。优选的,育种室可沿山坡南坡斜面建立,其透光顶面1沿坡面设置,与坡面地表平齐,以保证最大的采光量。山坡最好是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地势,既能保证最大的采光量,冬天又能减少西北方向寒风的侵袭。全下沉式在地表3m以下,优选的,可在5~6m之间,各墙面均为采用喷砂处理的导热陶土壁面,其厚度在4~6cm之间,导热性良好,平均温差可比地表环境温度低5℃左右。
其中,透光顶面1可采用钢化玻璃,其下表面还可贴一层隔热覆膜,阻隔阳光中大部分的红外线,以降低育种室内温度。钢化玻璃下面还设置有一可收放隔热网膜5,由控制中心根据室内温度条件自动启动电机收放该隔热网膜5,可进一步阻隔外部热气,降低育种室内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永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永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70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