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10kV冷缩电缆头制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6688.X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5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杨爱宝;范丙光;刘剑宁;王磊;尹校;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东营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6 | 分类号: | H02G1/06;H01R43/28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锡洪 |
地址: | 25709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10 kv 冷缩 电缆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头制作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提高10kV冷缩电缆头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招商项目的不断增加,厂房和居民住房不断扩建使得本市的荒地不断得到开发,近几年来电缆线路的规模增长迅速,目前电10kV电缆长度已达到很长里程。但是电缆中间头制作成功率并不高,事故频繁;根据操作管理规定:10kV新电缆线路启动投运后,应有一年期限的试运行阶段,电缆中间接头保证期为5年。在试运行期间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必须负责处理。所以,提高10kV冷缩电缆头制作的工艺是非常有必要的。而现有电缆中间头制作成功率并不高的原因有:1、实践经验少,操作技能低;2、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含量高;3、外半导电层剥离不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提高10kV冷缩电缆头制作工艺。
其技术方案是:由以下制作步骤组成:
(1)在软土层内置防水电缆井,防水电缆井内充填沙土,在防水电缆井的顶部设有混凝土层、人行道层;
(2)为了防止剥离外半导体层时工艺不当,伤害电缆主绝缘而造成电缆击穿,采取以下措施:
A)方法:半导体层的厚度在50-80微米之间,在外半导层剥离过程中,为使内绝缘层不受损伤,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进行剖割;
B)位置与尺寸:下刀的深度在半导体层的1/2-1/3之间,且中间不停顿,走直线一次完成;
C)使用电缆刀尺寸:调整电缆刀刃的露出尺寸,刃厚为1000微米,通过电缆刀的刃锋调整到60微米以内就可满足以上条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配电线路的异常障碍,同时在许多方面也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减少了配电线路的停电次数,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为广大用户减少了因停电带来的损失。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防水电缆井实施时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种防水电缆井实施时的示意图;
上图中:混凝土层1、电缆2、人行道3、软土层4、防水电缆井5、盖板6、沙土7。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由以下制作步骤组成:
(1)在软土层4内置防水电缆井5,防水电缆井5内充填沙土7,在防水电缆井5的顶部设有混凝土层1、人行道层3,另一种方案是在防水电缆井5的顶部设有盖板6,可以方便开启。
(2)为了防止剥离外半导体层时工艺不当,伤害电缆主绝缘而造成电缆击穿,采取以下措施:
A)方法:半导体层的厚度在50-80微米之间,在外半导层剥离过程中,为使内绝缘层不受损伤,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进行剖割;
B)位置与尺寸:下刀的深度在半导体层的1/2-1/3之间,且中间不停顿,走直线一次完成;
C)使用电缆刀尺寸:调整电缆刀刃的露出尺寸,刃厚为1000微米,通过电缆刀的刃锋调整到60微米以内就可满足以上条件。
巩固措施
1、制定详细的线路巡视计划,加强线路的巡视工作,分工到人,责任到人,压力到人,切实提高线路巡视质量。在例巡基础上,加大特巡、夜巡力度,及时发现线路隐患,把一切可能引起线路发生异常障碍的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中。
2、加强设备管理,特别是做好新上用户的设备验收送电工作,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对于不能达到验收标准的用户,一律不予送电。把因客户设备引起的线路异常障碍减少到最低。
3、将电缆直埋预制方法纳入验收工作中,作为标准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东营供电公司,未经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东营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66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