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及具有该读写器的无线射频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5843.6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4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倍;孙宗远;肖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射频 识别 读写 具有 系统 | ||
1.一种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读写器,其特征在于:该RFID读写器包括主体及分别设置于主体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可与另一该RFID读写器的第二连接部相连,从而与另一该RFID读写器串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读写器,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包括由一电源端、一接地端、一第一数据接收端及一第二数据发送端形成的第一连接端以及由一电源端、一接地端及一第一数据发送端及第二数据接收端形成的第二连接端;该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连。
3.一种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系统,其包括电子标签、若干RFID读写器、数据处理器及主机端,该电子标签存储识别资料,该若干RFID读写器可在感应范围内采集电子标签所存储的资料,并将该资料传输至数据处理器,由数据处理器处理后传送至主机端管理,其特征在于:每一该RFID读写器包括主体及分别设置于主体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该若干RFID读写器经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相互串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RFID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包括由一电源端、一接地端、一第一数据接收端及一第二数据发送端形成的第一连接端以及由一电源端、一接地端及一第一数据发送端及第二数据接收端形成的第二连接端;该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RFID系统,其特征在于:起始端的RFID读写器的第一连接端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数据处理器相连;第二连接端通过第二连接部与相邻的RFID读写器的第一连接端相连;该相邻的RFID读写器的第二连接端与另一RFID读写器的第一连接端相连,依次类推,直至串接至末端的RFID读写器,并将末端的RFID读写器的第一数据发送端与第二数据接收端通过一零欧姆的电阻短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RFID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读写器具有一圆形的子感应区,且相邻的RFID读写器的子感应区部分重叠,形成一连贯的感应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RFID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两相连的RFID读写器的导线的长度与子感应区的直径相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RFID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RFID读写器包括身份识别号码,当其中一RFID读写器识别并采集到一电子标签所存储的原始数据时,该RFID读写器将该原始数据处理为包括传送者ID、传送目标ID及原始数据的数据包,并将该读取数据包传送至相邻的RFID读写器,该相邻的RFID读写器根据数据包传送至下一相邻的RFID读写器,依次类推,直至传送至末端的RFID读写器,并回传至主机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RFID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主机端包括身份识别号码,当该主机端向RFID读写器传送包括传送目标ID、指令内容及校验码的指令至其中一个或多个RFID读写器,该一个或多个RFID读写器执行该指令内容,并将相应的执行数据回传至主机端。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RFID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RFID读写器通过升压的过程将传送数据包或指令的信号加强再由第一数据发送端及第二数据发送端进行发送,相应地,在第一数据接收端及第二数据接收端接收到该信号后,通过降压的过程将信号减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58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