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4345.X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8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郁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2/00 | 分类号: | F21L2/00;F21V8/00;G09F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余功勋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发光装置,特别涉及可设置于移动装置上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装置上,常印刷有商标、触控按键。例如,一般的手机通常将厂牌商标印制于手机的上盖或背盖,以供消费者挑选时进行辨认。
然而,仅以金属制成的商标、按键并不醒目,用户在晚上或暗处使用的时候,往往无法很快速的找到。另外,由于印刷油墨的颜色有限,手机的设计厂商有时也无法在商标或触控按键上呈现原先期望的颜色。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可以设置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装置上,并提供醒目的商标或触控按键。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设置于一移动装置,包括:一光源;一光纤导管,耦接到该光源;一发光物质,覆盖于该光纤导管的一表面上;以及一透明覆盖片,设置于该光纤导管和该发光物质之上。
本发明提供的可设置于移动装置的发光装置,能提供醒目的商标、文字或触控按键,以方便用户辨认,解决了传统移动装置中图文辨识不易和着色困难等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光纤导管的外型示意图;
图2B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光纤导管的外型示意图;
图2C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光纤导管的外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述的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设置于手机的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
100、300、400~发光装置; 110~光源;
115~连接元件; 121、122、510、530~光纤导管;
131、132~发光物质; 150~透明覆盖片;
210~商标; 220~文字;
230~触控按键; 360~处理器;
370、470~控制电路; 500~手机;
550~上盖玻璃片; 560~触控屏幕; SC~控制命令。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发光装置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发光装置100可以包括:光源110、光纤导管121、发光物质131,以及透明覆盖片150。光源110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激光光源(laser),或是红外线光源(infrared light)。光纤导管121可以经由连接元件115耦接到光源110,并接收来自光源110的光线,其中连接元件115可以是另一条光纤导管,或是其他可以传输光线的元件。发光物质131可以是磷光粉或其他荧光物质,覆盖于光纤导管121的表面上。磷光粉可以有各种颜色,例如:浅蓝、粉红、淡绿色等等。透明覆盖片150可以是薄玻璃片,设置于光纤导管121和发光物质131之上。透明覆盖片150也可以是比玻璃熔点更高的透明物质,用于穿透光线并保护内部元件。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光纤导管121可以设计成各种字体或图案的形状,例如:商标、文字,或触控按键。图2A、2B、2C分别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光纤导管的外型示意图。如图2A、2B、2C所示,光纤导管121可以塑形为商标210、文字220,或是触控按键230。商标210(LOGO)可以代表各种商标,例如:宏碁(Acer)。文字220可以代表各种说明内容,例如:菜单(menu)。另外,触控按键230可以代表各种功能,例如:返回(back)按键、电源(power)按键,或是其他快速按键。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明覆盖片150可以简单地覆盖于光纤导管121和发光物质131之上;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光纤导管121和发光物质131可以嵌入透明覆盖片150内部。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发光装置300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发光装置300可以包括:光源110、光纤导管121、发光物质131、透明覆盖片150、处理器360,以及控制电路370。控制电路370耦接在光源110和光纤导管121之间,并根据一控制命令SC,决定是否允许光源110的光线传送到光纤导管121。控制命令SC可以经由处理器360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43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用复式液压摆动缸
- 下一篇:热能回收供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