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烟草真菌性病害的精油药剂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4047.0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1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姚雷;卢敏;韩智强;李忠环;徐云;詹莜国;彭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5/44 | 分类号: | A01N65/44;A01N65/24;A01N65/10;A01P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烟草 真菌 性病 精油 药剂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农药技术领域的药剂,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防治烟草真菌性病害的精油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烟草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卷烟工业的重要原料。烟草种植是烟草工业的基础,烟草病虫害危害对烟草的品质、产量等造成较大的影响,严重地影响着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烟草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问题面临严峻的考验:首先是农药残留问题,如炭疽病和赤星病防治药剂有效成分代森锰锌的高剂量使用,造成残留及累积,对植物及环境产生严重污染。此外,代森锰锌对人体肝、肾产生严重刺激作用,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威胁人类健康。合成农药的长期使用提高了烟草真菌致病菌的抗药性,如目前市售黑胫病防治药剂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甲霜灵,它的长期应用会使烟草疫霉产生严重抗药性,难以控制抗性菌株的大规模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简便、成本低廉、纯天然、广谱性的防治烟草真菌性病害的精油药剂。本发明的精油药剂绿色环保,原料来源丰富,且原料具有低细胞毒性、广谱性及避免菌株抗药性产生等诸多优点,有望成为新型农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防治烟草真菌性病害的精油药剂,包含如下组分:芳香植物精油、乳化剂以及扩散剂。
优选地,所述防治烟草真菌性病害的精油药剂包含的组分及体积配比为:
肉桂精油 1~3份、
枯茗精油 2~5份、
柠檬草精油 2~8份、
乳化剂 1~3份、
扩散剂 1~12份。
更加优选地,所述防治烟草真菌性病害的精油药剂包含的组分及体积配比为:
肉桂精油 2份、
枯茗精油 2.5份、
柠檬草精油 4份、
乳化剂 1份、
扩散剂 5份。
所述乳化剂为吐温-20。
所述扩散剂为二甲基亚砜。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涉及前述防治烟草真菌性病害的精油药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水将精油药剂进行稀释,之后施用于烟草。
优选地,所述稀释的倍数为1200~1800倍。
优选地,所述稀释的倍数为800~1600倍。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精油药剂经水直接稀释后进行使用,可显著抑制烟草炭疽病、赤星病和黑胫病局部病斑的扩展;本发明的精油药剂绿色环保,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原料具有低细胞毒性、广谱性及避免菌株抗药性产生等诸多优点,有望成为新型农药;稀释1200~1800倍时,对抑制烟草炭疽病、赤星病和黑胫病病斑扩展有明显的作用;本发明的精油药剂稀释800~1600倍时,在田间对烟草炭疽病、赤星病和黑胫病具有明显的预防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下实施中精油药剂的制备方法为:按照表1所示的配方分别取各组分,混合即得。
表1
实施例1、不同配方精油药剂对烟草炭疽病的室内药效测定及田间药效测定
1.1室内药效测定
取生长90天左右的盆栽烟苗(品种为K326),剪取相同部位长势、大小一致带有叶柄的叶片,置于保湿光照培养箱内备用;
分别取配方1-3所示的精油药剂,用水稀释1500倍均匀喷施于叶面至全部湿润,以不滴水为宜,待药液自然风干备用;
药液处理24h后使用打孔器取直径5mm炭疽菌菌斑,将有菌丝的一面接种于叶片表面;
接种后置于26℃,相对湿度85%~90%的培养箱内培养5d;每叶片接种6个菌斑,设置3个重复,以喷施水溶液为空白对照,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稀释800倍后作为药剂对照使用;培养箱内培养5d后测量病斑直径,计算相对防效;
相对防效(%)=(对照病斑平均生长直径-处理病斑平均生长直径)/对照病斑平均生长直径×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40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