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热水壶的密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110403728.5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1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智慧;周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智慧;宁波科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周林斌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315328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水壶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热水壶,特别是一种电热水壶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电水壶是常用的小家电之一,用于对水进行加热,同时又可作为水的容器,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电水壶的壶底设有电加热装置,较早以前,该加热装置为一电热管,自容器底部向上凸伸于容器内,以对容器内的水进行加热,由于作为发热部件的电热管完全裸露于水中,容易因受到腐蚀而生锈,最后损坏而无法使用,并且影响卫生。
针对上述问题,业内的设计者设计出了加热面为平面状的电加热装置,其平面状的加热面形成加热容器的底部,直接与水接触对其进行加热。因此,电加热装置和容器之间的密封性为体现电水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现有技术中一般在加热装置周缘顶面与该凸环底面之间设一密封圈,并于轴向上设置一个可压缩的弹簧装置,该弹簧装置在轴向上施加一个由下向上使密封圈压缩以达到密封的作用力。在煮水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弹簧受水重力被压缩,造成密封不紧出现漏水情况,同时该结构的装配难度大,成本偏高。有必要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装配简便和密封效果好的电热水壶的密封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电热水壶的密封结构,包括带有把手的大身及其底盖,大身内设置有发热元件,其结构特征是所述大身对应发热元件设置有大身开口,该大身开口与发热元件相连处设置有密封部件,密封部件或大身外侧设置有扣环,扣环固定发热元件与大身为密封连接;或者密封部件或大身外侧设置有收缩带、或金属扎丝固定发热元件与大身为密封连接;密封部件设置有开口向上的镶嵌部、或者硅胶密封圈的内壁与发热元件的外壁形成一开口向上的镶嵌部、或密封部件接触面与大身开口的横截面挤压变形相配合。
所述密封部件包括硅胶密封圈,硅胶密封圈上设置有斜边,发热元件对应硅胶密封圈设置有可弯折开合的固定边,该固定边环绕设置于发热元件的下部;硅胶密封圈套设于发热元件上,且与固定边配合固定。
所述大身上的大身开口插入镶嵌部内,硅胶密封圈包裹或覆盖于大身的下部;硅胶密封圈的外壁与扣环相互抵靠,大身开口的横截面呈直线形、弯折形或倾斜形。
所述扣环包括第一扣环和第二扣环,第一扣环和第二扣环相互扣合固定或卡接固定,且共同围成一圆环形、圆形或椭圆形,或者扣环为设置有开口的圆环形;硅胶密封圈、发热元件和大身夹持固定于第一扣环及第二扣环之间。
所述扣环与底盖相连处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凸起,该凸起呈锯齿状,其环绕设置于扣环的上部;扣环的下部设置有顶圈,发热元件与顶圈的上表面相抵靠,该发热元件为发热盘。
所述收缩带、或金属扎丝呈带有开口的圆环状,收缩带或金属扎丝的两端收紧且共同围成一封闭的圆环形、圆形或椭圆形;硅胶密封圈、发热元件和大身夹持固定于收缩带、或金属扎丝之间。
所述底盖上设置有与发热元件电连接的温控器组件、开关按键和电源连接组件;电源连接组件与底盖活动连接;电源连接组件包括电源上盖和电源下盖,电源上盖与电源下盖之间设置有耦合器。
所述把手与大身为一体设置或分体设置,把手与大身之间设置有蒸汽通道,蒸汽通道与大身的内腔相连通,大身的材质为玻璃制件或陶瓷制件;把手上设置有与之铰接固定的盖体。
所述收缩带、或金属扎丝、或扣环与顶圈固定密封部件向上提升,金属扎丝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连接件;密封部件设有由上至下渐大或等大的接触面与大身开口的相配合,组成一个底部加热的防漏大身。
本发明的发热元件上增设密封部件,密封部件外侧设置有扣环、收缩带或金属扎丝,以实现发热元件与大身密封连接,通过第一扣环和第二扣环在装配过程中产生挤压力,促使硅胶密封圈发生弹性变形,将发热元件和大身之间的缝隙填满,从而达到封闭的目的;硅胶密封圈、发热元件和大身夹持固定于收缩带、或金属扎丝之间,确保发热元件与大身连接的紧密性,有效防止密封不严、错位、产品漏水和渗水等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时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和便于加工生产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硅胶密封圈、发热盘、扣环、顶圈和密封部件装配示意图。
图3为图1组装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发热盘与硅胶密封圈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8为不同实施例中硅胶密封圈装配示意图。
图9为收缩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智慧;宁波科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周林斌,未经徐智慧;宁波科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周林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37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