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手动分闸的快速的方形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3535.X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5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民;张波;杜仁伟;徐建源;鞠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71/32 | 分类号: | H01H71/32;H01H71/68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快速 方形 稳态 永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形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尤其是快速分合闸和带手动分闸的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
背景技术
断路器的操动机构有电磁操动机构、弹簧操动机构和永磁操动机构。近年来,随着永磁材料的性能不断提高,先进的二次开发技术在开关领域中的应用,永磁操动机构逐渐引起了开关行业的关注。它采用一种全新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将电磁机构与永久磁铁特殊结合,利用永磁保持、电子控制电磁,实现传统断路器的功能,并克服了传统的电磁操动机构、弹簧操动机构通常由较多的机械零件组成而容易发生故障的缺点,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及较高的电寿命,这也是它的最大优势。同时,所需的操作电能非常小,并可实现免维护运行,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智能化。因为,永磁操动机构具有这些传统的断路器所没有的优点,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永磁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合闸电流大,在永磁机构发生故障时不能手动分闸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分合闸和带手动分闸的单稳态永磁机构,能很好的解决单线圈永磁机构合闸电流大和永磁机构发生故障后不能手动分闸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手动分闸的快速的方形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外壳内部靠近顶部位置安装有动铁心,动铁心与外壳顶部之间安装有导磁块,导磁块两端安装有加速线圈;外壳顶部与侧壁夹角处安装有合闸线圈,永磁体位于合闸线圈下方,永磁体和动铁心之间安装有磁轭,永磁体下方与外壳底部之间填充有阻磁材料;驱动杆穿过外壳后连接手动分闸装置。
所述手动分闸装置包括与驱动杆连接的分闸弹簧,分闸弹簧连接上盖板,上盖板连接螺旋杆,螺旋杆连接铜螺母,铜螺母与底部横向齿轮固定连接,底部横向齿轮固定在底座上,并只能绕底座转动,底部横向齿轮与纵向传动齿轮相咬合,手动柄通过连接杆驱动纵向传动齿轮运动。
所述阻磁材料为不锈钢。
所述外壳由硅钢片叠压制成。
所述上盖板只能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所述上盖板与螺旋杆为一体设计。
本发明的优点:零部件少,可靠性高,耗能低;在动铁心和上外壳之间加入导磁块,大大改善了磁路,同时使用硅钢片叠加制成的外壳作为外磁轭,能很好的降低涡流损耗,使分合闸线圈激励电流减小,在动铁心和上外壳之间的导磁块两端设置了加速线圈,使分合闸速度加快;在分闸时只需在加速线圈中通入电流即可实现分闸操作;分闸操作使用弹簧动作,可靠性高;在永磁机构发生故障时,通过手动柄驱动纵向传动齿轮转动,来带动螺旋杆运动,使分闸弹簧拉升来达到手动分闸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配合本发明的高压断路器合闸时的状态图;
图3为配合本发明的高压断路器分闸时的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0.加速线圈、1.硅钢片外壳、2.合闸线圈、3.导磁块、4.永磁体、5.磁轭、6.阻磁材料、7.分闸弹簧、8.动铁心、9.驱动杆、10.螺旋杆、11.上盖板、12.纵向传动齿轮、13.连接杆、14.手动柄、15底座.16铜螺母、17.底部横向齿轮、18.动触头、19.静触头、20.灭弧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35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