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痔核两用套扎钳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0736.4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2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传连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17/28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323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套扎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痔核两用套扎钳。
背景技术
肛肠医疗技术领域,在对肛肠内痔的等的套扎治疗中,所使用的套扎器分为两种,一种是吸引式套扎器,一种是牵拉式套扎器,专利申请号为03239272.9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两用套扎器,该套扎器由套管、主管及芯体组成,主管装于套管中构成牵拉式套扎器;主管装于套管中,芯体装于主管中构成吸引式套扎器,该技术的优点在于一套器具有两种使用功能,结构简单,使用了一次性材料制成一次性的器械,杜绝了病菌的交叉感染,医疗安全,方便及时,成本低,效率高,社会效益好。
但是在使用中发现两个缺陷:1、橡胶圈的使用中,一般是直接将橡胶圈套在主管的端头,然后利用套管将其推出,每次只能安装一个,并且在手术中术者手套常常沾有血迹、消毒液等在上胶圈时粘滑、费时、颇感不便;2、放置胶圈的方法在国内有血管钳法、锥型撑子法,但血管钳法常使胶圈断离、操作有技巧性、不便推广;现有锥型撑子的应用是与管口端面平行对接后推过胶圈、使用中常使胶圈落入接缝而上圈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套扎器胶圈安装、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痔核两用套扎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痔核两用套扎钳,结构包括套管、主管、芯体,在主管上设有环形槽体,在环形槽体内套有胶圈;在主管上安装有手柄,扳手,在套管上安装有连杆,连杆连接扳手。芯体一端为活塞,所述的主管位于套管内,芯管插于主管构成吸引式套扎钳。
还包括锥形撑子,所述的锥形撑子的后端设有直径不小于主管的卡槽。
以吸引式套扎器为例,主管在套管内,且前端伸出,并套胶圈,在肛门镜下使带有活塞的一头套在痔组织上,然后往外拉芯管使痔组织进入主管内,达到一定体积后停止抽啦,然后再推套管使套管的前端胶圈脱落,胶圈即可将痔组织套住。如果还有第二个痔组织,则将套管后退直至环形槽露出,然后将环形槽内的其他胶圈推出槽,再向前推套管使套管将胶圈顶到主管的前端,进行下一次套扎。这样可以连续操作多次,避免了每次都需要现场套胶圈的不便性操作。为了方便地将胶圈套在主管上,将锥形撑子的底部环圈套叠于主管管口外壁,然后将胶圈从锥形撑子的尖锐端推上去、自然滑落于管上即可。
所述的主管位于套管内,构成牵拉式套扎钳;将主管管口直接套在痔组织上,然后用手术组织钳从主管中插入,将痔组织夹住,然后拉入主管内,再用套管推胶圈使胶圈将痔组织套住即可。
在主管上安装有手柄,扳手,在套管上安装有连杆,连杆连接扳手。这样的设计可以象使用手枪一样,只用一只手牵拉芯管,将痔组织吸引住,另一只手握住手柄并扣动扳手即可将胶圈推出。或者直接将长手术钳穿过主管,将痔组织夹住牵啦,再将胶圈推出套扎。
本发明的创新点为1、在主管上设有安装胶圈的环形槽,术前在环形槽内预装了若干胶圈,术中通过往复推拉移动、可以将胶圈移到主管前端,从而省去了手术中医师带橡胶手套后、手上常粘有血迹、肠液、消毒液时上胶圈的不方便性,节约了操作时间。2、上胶圈所用锥型撑子环扣内径大于或等于主管外径,卡于主管外壁后使胶圈顺利推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锥形撑子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管、2-主管、3-胶圈、4-芯体、5-锥形撑子、6-环形槽体、7-手柄、8-扳手、9-弹簧、10-连杆、11-手术组织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意,一种痔核两用套扎钳,结构包括套管1、主管2、芯体4,在主管1上设有环形槽体6,在环形槽体6内套有胶圈3,在主管2上安装有手柄7,扳手8,在套管1上安装有连杆10,连杆10连接扳手8,芯体4一端为活塞,所述的主管2位于套管1内,芯管4插于主管2构成吸引式套扎钳,如图2所示意,所述的主管2位于套管1内,构成牵拉式套扎钳。
这样的设计可以象使用手枪一样,只用一只手牵拉芯管,将痔组织吸引住,另一只手握住手柄并扣动扳手即可将胶圈推出。
如图3所示意,还包括锥形撑子5,所述的锥形撑子的后端设有不小于主管1直径的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传连,未经刘传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07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孔定位治具
- 下一篇:一种油面粘接性能优异的膨胀减振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