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氯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0354.1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5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殷铭;田为成;余玉芳;宋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11/02 | 分类号: | C01B11/02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容器,尤其涉及到用于制备二氧化氯的容器即二氧化氯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高效、速效漂白剂、消毒剂的二氧化氯(ClO2),在我国开发利用已有30年了。但是,在二氧化氯开发利用过程中碰到了许多难题,其中突出问题之一是安全问题,二氧化氯制备时,通常将氯酸钠、硫酸和尿素或者过氧化氢加入到二氧化氯发生器中,为了消除所产生气体(ClO2和Cl2)对人的呼吸道及对环境的影响,通常将四分胶管接入器盖上的出气口,将胶管的一头敞口放进池水中。胶管在将ClO2和Cl2排入水中的同时,还用来泄爆。但是,在二氧化氯的实际制备过程中,胶管不能起到泄爆作用,曾发生多起盛装二氧化氯的前体亚氯酸钠和氯酸钾等的发生器发生爆炸的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综上所述,当前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其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大幅提高其安全性的二氧化氯发生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二氧化氯发生器,包括:横截面为方形或圆形的中空的器体和分别设置在器体的顶部和底部的器盖和器底,器盖上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气口,器盖上开设有泄爆孔,泄爆孔中设置有泄爆挡板,泄爆挡板的表面设有泄爆划痕,并且,泄爆挡板的厚度不大于所述器盖、器体和器底之中较薄者的两倍。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进一步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安全性的二氧化氯发生器。
为了解决上述进一步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泄爆孔为半径=r的圆孔,对于横截面内边围成的长=L、宽=W的方形发生器,泄爆孔的半径按如下计算公式设定:
r2=L×W÷3.1415926×K(1/15≤K≤1/11);
对于横截面内圆为半径=R的圆形发生器,泄爆孔的半径按如下计算公式设定:
r2=R2×K(1/15≤K≤1/11)。
所述的泄爆划痕呈“井”字形。
所述的泄爆挡板呈圆台形,倒置放入泄爆孔中,并且,泄爆挡板的侧壁与泄爆孔的孔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层。
所述圆台形的泄爆挡板的锥度角在30~45°之间。
所述的器盖、器底与器体由钛或PVC制成,所述的泄爆挡板由PVC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开设泄爆孔、在泄爆挡板上设有泄爆划痕,并且将泄爆挡板的厚度控制在所述器盖、器底与器体之中较薄者的两倍以内,大大提高了发生器的安全性;此外,通过控制泄爆孔的孔径,进一步提高了发生器的安全性;另外,将泄爆挡板设置成圆台状,大大方便了泄爆挡板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方形发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方形发生器俯视方向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泄爆挡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圆形发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圆形发生器俯视方向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5中:11、器盖,111、进料口,112、出气口,113、泄爆孔,12、器体,13、器底,2、泄爆挡板,31、器盖,311、进料口,312、出气口,313、泄爆孔,32、器体,33、器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包括:由钛或PVC制成的横截面为方形的中空的器体12和分别设置在器体12顶部的器盖11和底部的器底13,器盖11上开设有进料口111和出气口112,器盖11上开设有泄爆孔113——参见图2所示,泄爆孔113中设置有由PVC材料制成的锥度角α在30~45°之间的圆台形的泄爆挡板2,泄爆挡板2与泄爆孔113之间设置有由生料带构成的密封层,泄爆挡板2的表面设有“井”字形泄爆划痕,并且,如图3所示,泄爆挡板2的厚度t不大于所述器盖11、器体12和器底13之中较薄者的两倍,在通常情况下,器盖11、器体12的壁厚与器底13的壁厚T相等;如图2所示,所述的泄爆孔113为半径=r的圆孔,所述的泄爆孔为半径=r的圆孔,对于横截面内边围成的长=L、宽=W的方形发生器,泄爆孔113的半径按如下计算公式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未经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03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翻转工具盒
- 下一篇:用于拆卸气动工具锁母的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