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法出租车识别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0202.1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7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姚唐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唐仁 |
主分类号: | G06Q50/30 | 分类号: | G06Q50/30;G06K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刘昌荣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法 出租车 识别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互联网及车载GPS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识别非法出租车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出租车是一个城市必要的交通工具,也是一个城市形象的窗口。但由于存在巨大的利益空间,近年来各种非法出租车日益猖獗,不仅给乘客带来了经济损失,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威胁和不安定因素。为此,各大城市为打击非法出租车投入了很大的财力和物力。
现有的非法出租车识别技术是基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实现的。在车辆上安装远距离可以识别的RFID标签,在固定地点安装RFID读写器,或由交警持手持RFID检测设备在路口等地点进行检查,读取车辆标签内的RFID信息,然后根据RFID信息调取后台管理系统的车辆信息,如果车辆信息符合,则为合法车辆,反之则为非法或可疑车辆。这种识别技术方案的缺点是:
1.识别系统的构成包括RFID标签(由于要适应几十米的距离,因此需要采用成本高昂的有源标签)、手持设备或其他固定信号接收设备、后台管理软件系统,有的还需要监控设备,这些设备的投入需要一大笔费用,而且RFID和其他设备的定期维护更换,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投入,因此,这种识别技术方案的实施成本比较高。
2.该方案以警察作为非法出租车识别的实施主体,因此,对警力的投入比较大,很难作为一个日常的检查手段,只能依靠警察设点和定期或不定期的排查,常会因警力的覆盖面有限,车辆被检查的比例不高而影响实施效果。
3.若套牌出租车复制窃用了合法出租车的RFID标签,又喷涂了相似的外观,则很难通过该技术方案识别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法出租车识别系统,它以乘客为识别主体,不仅参与者广泛,而且构建和实施成本低,识别准确度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非法出租车识别系统,包括:
二维码标签,贴在合法出租车上,至少包含该合法出租车的车牌号、所属出租车公司的代码以及随机生成的校验码信息;
客户端,包含有拍照模块、二维码解码模块、定位模块以及通讯模块,用于拍摄并识别二维码标签、定位待识别出租车以及通过网络将二维码和定位信息发送给非法出租车识别服务器;
GPS定位系统,用于动态定位合法出租车,包括合法出租车上的车载GPS和出租车公司的GPS管理服务器;
非法出租车识别服务器,用于根据客户端传来的车牌号,从GPS管理服务器获取该车牌号对应的合法车辆的位置信息,结合客户端传来的定位信息,判断待识别出租车是否是合法出租车;该非法出租车识别服务器还包含一校验码数据库,用于存储合法出租车的二维码标签中的校验码。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基于上述系统的非法出租车识别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非法出租车识别方法,包括步骤:
1)在合法出租车上贴上二维码标签;
2)用户在客户端启动拍照模块,扫描待识别出租车上的二维码标签,并通过二维码解码模块解码获得二维码信息;同时,启动定位模块定位该待识别出租车的当前位置,然后将位置信息和二维码信息通过网络传送给非法出租车识别服务器;
3)非法出租车识别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传来的信息后,首先检验客户端传来的校验码是否在校验码数据库中,若是,则该校验码有效,非法出租车识别服务器根据出租车公司的代码,通过网络将车牌号发送给该出租车公司的GPS管理服务器,请求获取该车牌号对应的出租车的当前位置,转到步骤4);若否,则该校验码无效,判定该待识别出租车为非法出租车嫌疑车辆,转到步骤6);
4)GPS管理服务器搜集该车牌号的出租车的车载GPS的定位信息,并反馈给非法出租车识别服务器;
5)非法出租车识别服务器根据客户端发来的位置信息和GPS管理服务器反馈的位置信息,计算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若计算结果在车载GPS误差距离、客户端定位误差距离以及车辆在两个位置信息获取时间差内的移动距离之内,则判定该待识别出租车为合法出租车,否则,则判定为非法出租车嫌疑车辆;
6)非法出租车识别服务器将判定结果反馈给客户端,由客户端将判定结果显示给用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非法出租车识别系统及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唐仁,未经姚唐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02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后减振器橡胶衬套
- 下一篇:一种灭火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