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精度的深孔磨削电主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7769.8 | 申请日: | 2011-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1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凯旋;沈锡仁;蔡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4 | 分类号: | B24B41/04;B24B5/48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朝瑞 |
地址: | 21416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精度 磨削 主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精度磨床的主轴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高精度的深孔磨削电主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精度的深孔磨削,由于加工深孔主轴的长度比较大,旋转加工过程中,轴承需要承受外部套筒的径向载荷,由于套筒为圆环结构,会导致主轴的径向刚度下降剧烈从而会产生深孔磨削时的让刀和振动,从而降低磨削精度,此外,现有主轴是单主轴,其主轴较长,故比较笨重,其加工困难,且旋转不易控制其精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高精度的深孔磨削电主轴结构,其使得主轴的径向刚度得到加强,降低了深孔磨削时的振动,提高了磨削精度,且主轴轻便、加工简单、旋转易控制精度。
高精度的深孔磨削电主轴结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主轴、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包括前主轴、后主轴,所述套筒包括前套筒、后套筒,所述前主轴的前端设置有砂轮结构,所述前主轴的外缘环面套装有前套筒,所述后主轴的外缘环面套装有定子,所述定子外缘环面套装有后套筒,所述前套筒为变截面套筒,所述前主轴的后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后主轴的前端,所述前主轴的前端环面、后端环面与所述前套筒的内壁间设置有轴承,所述后主轴的前端环面、后端环面设置有轴承。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前套筒的变截面位置位于所述前主轴的前端环面、后端环面的轴承的对应所述前套筒的轴向位置;
所述前套筒、后套筒的结合处设置有前轴承座,所述前轴承座的两端面分别紧贴所述前套筒的后端面、后套筒的前端面,所述后主轴的前端环面轴承位于所述后主轴的前端环面、前轴承座的内壁之间。
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后,由于主轴包括前主轴、后主轴,所述前主轴的前端设置有砂轮结构,前主轴的后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后主轴的前端,和砂轮相连接的前主轴轻便,加工简单,旋转易控制精度,控制前主轴的精度即能保证了电主轴的加工精度;此外,前套筒采用变截面设计,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其使得主轴的径向刚度得到加强,降低了深孔磨削时的振动,提高了磨削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其包括主轴、套筒,主轴包括前主轴1、后主轴2,套筒包括前套筒3、后套筒4,前主轴1的前端设置有砂轮结构5,前主轴1的外缘环面套装有前套筒3,后主轴2的外缘环面套装有定子6,定子6外缘环面套装有后套筒4,前套筒3为变截面套筒,前主轴1的后端通过联轴器7连接后主轴2的前端,前主轴1的前端环面、后端环面与前套筒3的内壁间设置有前轴承8、后轴承9,后主轴2的前端环面、后端环面设置有前轴承10、后轴承11。前套筒3的变截面位置13位于前主轴1的前轴承8、后轴承9的对应前套筒3的轴向位置;
前套筒3、后套筒4的结合处设置有前轴承座12,前轴承座12的两端面分别紧贴前套筒3的后端面、后套筒4的前端面,后主轴2的前端环面的前轴承10位于后主轴2的前端环面、前轴承座12的内壁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77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用制动踏板
- 下一篇:化学强化湿地植物修复石油污染湿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