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防水套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6581.1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5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钟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能珍 |
主分类号: | B60R11/04 | 分类号: | B60R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丛芳;彭晓玲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防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防水套。
背景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都有二三十个大中型城市遇到大到暴雨时形成内涝,包括北京、广州,武汉等城市。而内涝时城市水位甚至达到两米以上,有的整个地下停车场或街道的水位能完全淹没整辆汽车。这就直接威胁到了停放或行驶中车辆的安全。
汽车引擎及各样的电子电路离地面的高度一般都在40CM左右,当城市水位超过该高度时,汽车涉水行驶或停放时,都容易造成发动机入水后熄火,进水会进一步损害汽车内部的电路,会对汽车造成非常大的损害甚至报废的可能,其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计。
为解决因水位过高而造成汽车进水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出现一种袋装汽车防水套,一端具有开口,汽车从打开的开口处驶入,然后将开口粘合。
该汽车防水套因为上一端开口,汽车驶入不方便,同时粘合开口处的密封防水性不好,水容易从开口处渗入,影响整个防水套的性能。另外,汽车防水套装入汽车后,当水位过高时,整个汽车防水套连同汽车容易浮起移动,造成停放位置混乱和汽车磕碰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汽车驶入、密封防水性好、不会浮起漂移的汽车防水套。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防水套,包括:上盖和下垫;上盖的形状与汽车外形适配;下垫包括矩形底板和沿底板四周边沿向上延伸的侧壁;上盖的下沿和下垫的侧壁通过防水拉链密封连接,形成容纳汽车的空腔。
进一步地,防水拉链的拉头和尾部通过防水盒密封防水,防水盒包括:内壳和盖设在内壳上的外壳,以及分别与内壳和外壳配合的内密封垫和外密封垫,外壳的侧壁上相对开设有供防水拉链的上下链牙穿过的缺口。
进一步地,外壳的侧壁的顶端开设有外密封垫内嵌槽。
进一步地,内壳和外壳通过螺栓贯穿固定。
进一步地,上盖上还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地,上盖的上部四角还缝制有拉环。
进一步地,汽车防水套还包括蓄水囊,蓄水囊的底部连接有进水管,顶部开设有排气口。
进一步地,蓄水囊包括前排蓄水囊、后排蓄水囊和后备箱蓄水囊,通过软管连接;前排蓄水囊和后排蓄水囊的下部分别开设有排水口,进水管连接在所述后备箱蓄水囊的底部,前排蓄水囊的顶部还开设有排气口。
进一步地,前排蓄水囊的排气口上设置有透气阀。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汽车防水套可随车携带,遇到水位过高时,将汽车密封起来防水,有效的防止了汽车因进水引起的发动机故障和电路短路损坏,上盖和下垫通过防水拉链连接,密封效果好,同时汽车驶入前打开,方便汽车驶入然后再密封,同时,蓄水囊的设置能够防止汽车漂移,碰撞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防水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防水套的防水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防水套的单向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防水套的单向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C-C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图7和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防水套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汽车驶上下垫,图7为汽车防水套缝合中,图8为汽车防水套全缝合);
图9为图8的A部放大图;
图10为图9的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防水套的蓄水囊的未充水使用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防水套的蓄水囊的充水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参看图1,该汽车防水套为分体结构,具体包括:上盖1和下垫2。上盖1和下垫2的材料均为防水材料,例如橡胶、塑料等。其中,上盖1的形状与汽车外形适配,为车型,从上面裹覆住汽车;如图3至图5所示,上盖1的顶部设置有单向阀11,用于密封汽车后排除防水套内部多余的空气,该单向阀11包括:阀体12和通气孔13,阀体12包括圆盘状底座和竖直固定在该圆盘状底座中心的通气管;上盖1的上部四角还分别缝制有拉环14,能够通过绳索捆绑在附近的固定物上,防止汽车因水位过高而漂移。下垫2包括矩形底板21和沿该底板21四周边沿向上延伸的侧壁22,侧壁22沿该底板21四周边沿向斜上方延伸,便于汽车驶入下垫2的底板21上;四边侧壁之间具有圆弧过渡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能珍,未经钟能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65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毯编织色线穿线机
- 下一篇:一种纯棉织物的低温染色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