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5067.6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9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J.海因里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罗兰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3/58 | 分类号: | B41F13/5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涛;卢江 |
地址: | 德国奥***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装置 | ||
1. 一种用于纵向压折预定总宽度(BG)的至少一个连续材料带(2)的折叠装置(1;1`;1``),具有:
静止的基座(10),
至少一个可旋转地安装在该基座(10)上的用于接触该材料带(2)的进料滚筒(20,25,30),使得该进料滚筒(20,25,30)的旋转轴(D1)平行于所接触的材料带(2)的宽度方向(R1)而延伸,
可旋转地安装在该基座(10)上的折叠轮(40),该折叠轮被设计为,使得第一运行方向(R2)来自该进料滚筒(20,25,30)的材料带(2)能够在形成两个分别具有总宽度(BG)的子宽度(TB1,TB2)的子带(2.1,2.2)的条件下在沿材料带的总宽度(BG)的预定位置上与该折叠轮(40)切线接触,使得子带(2.1,2.2)能够为了重叠而在形成纵向压折(LF)的条件下围绕该折叠轮(40)的外周接触面(41)被折叠到朝着该折叠轮的两个侧面(42,43)的方向上,
其中该折叠轮(40)的旋转轴(D2)平行于进料滚筒(20,25,30)的旋转轴(D1)而延伸,以及
一对分别可旋转地并相互平行地安装在该基座(10)上的出料滚筒(50,55),该出料滚筒被设计为把该材料带(2)在具有重叠的子带(2.1,2.2)和方向变化为第二运行方向(R3)的情况下穿过在出料滚筒(50,55)之间所形成的缝隙(S)从该折叠装置(1)中输出,其中出料滚筒(50,55)的旋转轴(D3)分别垂直于该折叠轮(40)的旋转轴(D2)并平行于在第二运行方向(R3)上输出的材料带(2)的宽度方向(R4)而延伸。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装置(1;1`;1``),其中该折叠轮(40)能平行于该材料带(2)的第二运行方向(R3)而移动,使得在折叠轮(40)与出料滚筒(50,55)之间的间隔以及在折叠轮(40)与进料滚筒(20,25,30)之间的间隔是能变化的。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装置(1;1`;1``),其中该折叠轮(50)能平行于进料滚筒(20,25,30)的旋转轴(D1)而移动,使得该材料带(2)能够与该折叠轮(40)切线接触的位置是能变化的,并且由此子带(2.1,2.2)的子宽度(TB1,TB2)的相应大小是能变化的。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折叠装置(1;1`;1``),其中该折叠轮(40)能平行于出料滚筒(50,55)的旋转轴(D3)而移动。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折叠装置(1`),具有纵切装置(80),该纵切装置设置在该折叠轮(40)与出料滚筒(50,55)之间,并被设计为把该材料带(2)沿着纵向压折(LF)来切碎。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装置(1`),其中该纵切装置(80)能平行于该材料带(2)的第二运行方向(R3)和/或平行于进料滚筒(20,25,30)的旋转轴(D1)和/或平行于出料滚筒(50,55)的旋转轴(D3)来移动。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装置(1`),其中该纵切装置(80)被设计为,使得其能仅仅与该折叠轮(40)一起以及与该折叠轮方向相同且移动量相同地移动。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折叠装置(1;1`;1``),具有:支撑装置(70),其具有第一端部(71)和第二端部(72),该第一端部装配在该基座(10)上,并且在该第二端部上可旋转地装配了该折叠轮(40),其中该支撑装置(70)在第一和第二端部(71,72)之间实现方向变化,使得该支撑装置(70)的具有该第一端部(71)的第一段(70a)平行于出料滚筒(50,55)的旋转轴(D3)延伸,并且该支撑装置(70)的具有该第二端部(72)的第二段(70b)与出料滚筒(50,55)成角度(α)地延伸。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装置(1`),其中该支撑装置(70)具有第三段(70c),该第三段具有第一端部(73)和第二端部(74),该第一端部装配在第一和第二段(70a,70b)之一上,在该第二端部上设置有该纵切装置(80)。
10. 一种滚筒印刷机,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折叠装置(1;1`;1``),其中该材料带(2)由纸带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罗兰公司,未经曼罗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50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PCB UHF RFID匹配网络/天线
- 下一篇:一种超薄手机卡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