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量传感器除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2427.7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6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翠萍;陈炜静;顾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邦仲 |
主分类号: | G01F15/00 | 分类号: | G01F15/00;G01F1/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51805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传感器 水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量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流量传感器除水系统,尤其应用于医疗电子中。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流量传感器探头FQ2串接在气路主通道上,通过二个检测支气路11气路连通流量传感器2,从而检测主通道气路的气体流量提供给电路控制单元或部分。在医疗电子设备,如呼吸机中,需要检测使用者的呼吸流量,流量传感器探头FQ2的主通道进气/出气口靠近使用者,由于患者呼出的是湿热的气体,遇管壁后冷凝,使得流量传感器探头FQ2内部凝水,尤其是检测支气路11凝水,造成呼吸机检测不准,检测精度不够,从而影响呼吸机精确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流量传感器除水系统,能提高流量传感器检测正确度和精度。
本发明上述技术问题这样解决:构建一种流量传感器除水系统,气路连通流量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探头,其特征在于,该除水系统包括:
第一电磁阀,一端旁气路连通所述流量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探头之间的第一检测支气路,另一端气路连通高压气体;
第二电磁阀,一端旁气路连通所述流量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探头之间的第二检测支气路,另一端气路连通高压气体;
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一电磁阀的控制端和第二电磁阀的控制端,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关闭进行流量检测,或者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打开进行除水或疏通。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流量传感器除水系统,所述旁气路与各自对应检测支气路的连通处位于各自电磁阀端或接近处。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流量传感器除水系统,所述检测支气路和旁气路的具体形式包括但不限制于以下二种:
(一)所述检测支气路是直管,所述旁气路是垂直于所述检测支气路的横管。
(二)所述检测支气路是直角折管,所述旁气路是与所述直角折管一边在一条直线上的导通管。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流量传感器除水系统,第一电磁阀依次气路连通减压阀和氧气瓶。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流量传感器除水系统,第二电磁阀依次气路连通减压阀和氧气瓶。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流量传感器除水系统,所述控制单元还电连接所述流量传感器中传感器探头。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流量传感器除水系统,所述控制单元是内置控制程序的单片机。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流量传感器除水系统,所述流量传感器是压差式传感器。
本发明提供的流量传感器除水系统,采用电子控制,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不需流量检测的时间内能对检测支气路自动排除呼吸凝水或其他堵塞物,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检测支气路快速除水、工作可靠;
2、流量传感器检测精度高;
3、延长流量传感器及其探头使用时间和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传统流量传感器气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设置本发明除水系统的流量传感器气路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设置本发明除水系统的流量传感器气路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的流量传感器除水系统,气路结构如图2所示,气路连通流量传感器2和流量传感器探头FQ2,包括分别设置在各自对应直线检测支气路11的旁路横管上的第一电磁阀SOV4和第二电磁阀SOV5,外部连通高压气体,这个高压气体可以是经过减压的氧气瓶输出气体。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二的流量传感器除水系统,气路结构如图3所示,气路连通流量传感器2和流量传感器探头FQ2,包括分别设置在与各自对应直角折管式检测支气路11的一边在一条直线上的导通管上的第一电磁阀SOV4和第二电磁阀SOV5,外部连通高压气体,这个高压气体可以是经过减压的氧气瓶输出气体。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和二的流量传感器除水系统还包括电路控制部分,该流量传感器除水原理是:为了使近病人端传感器探头的管路保持无水气凝结,检测及控制精确,在外部流量传感器探头检测支路上增加第一电磁阀SOV4和第二电磁阀SOV5,无控制信号时两个电磁阀不工作,气路处理断开状态,控制部分给出信号时电磁阀连通,主气路的高压气体为流量传感器探头两条检测支路快速通气,进行通气除水,保证设备流量值精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邦仲,未经于邦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24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