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治疗甲亢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2147.6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1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金金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治疗 甲亢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更具体的是一种具有辅助治疗甲亢的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其临床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甲状腺激素(TH)过多,造成机体的神经、循环及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
由于甲状腺激素过多,作用于全身各个脏器,因而出现的症状多种多样。甲亢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4~1∶6,年龄各组均可发病,以20~40岁为多见。起病一般缓慢,多数不能确定时日,少数在精神刺激或感染后起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表现典型时,高代谢症群、甲状腺肿和眼征三方面的表现均较明显,但如病情较轻可与神经官能症相混淆,有的患者可以某种(些)特殊症状如突眼、恶病质或肌病等为主要表现。老年人和儿童患者的表现常不典型。近年,由于诊断水平逐步提高,轻症和不典型患者的发现已日渐增多。
目前治疗甲亢的常用西药有甲硫咪唑、左甲状腺素、丙基硫尿嘧啶、这些药物能尽快的平衡体内的甲状腺含量,但它们有副作用,比如瘙痒、皮疹、发烧、炎症和白细胞减少,一旦不服用这些药物,往往会复发。
中医将本病归于“瘿瘤”范畴,中医认为,由于七情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攻于头,故甲亢患者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肝郁化火,灼伤胃阴,胃火炽盛,故消谷善饥;脾气虚弱,运化无权,则消瘦乏力;肝郁气滞,影响冲脉,故月经不调,经少,经闭;肾阴不足,相火妄动,则男子遗精、阳痿;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则肝阳上亢,手舌震颤;心肾阴虚,则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多汗;阴虚内热,则怕热,舌质红,脉细数。患者素体阴虚,遇有气郁,则易化火,灼伤阴血。总之,患者气郁化火,炼液为痰,痰气交阻于颈前,则发于瘿肿;痰气凝聚于目,则眼球突出。
因此,本人发明了一种在服用西药的同时,辅助治疗甲亢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减轻西药的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辅助治疗甲亢的中药组合物,合理选用中草药,具有减轻甲亢患者症状,减小西药副作用的特点。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辅助治疗甲亢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采用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五味子3-5份,黄精2-4份,黄芪3-4份,柴胡10-13份,白头翁3-6份,泽泻2-5份,牡蛎6-8份,夏枯草1-2份,天冬2-6份,浙贝母2-4份,乌梅4-7份,地丁4-6份,何首乌1-2份,柿蒂4-6份,知母1-2份。
进一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辅助治疗甲亢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采用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五味子4份,黄精3份,黄芪4份,柴胡12份,白头翁4份,泽泻3份,牡蛎7份,夏枯草1份,天冬5份,浙贝母3份,乌梅6份,地丁5份,何首乌1份,柿蒂5份,知母2份。
配制及服用方法:将各原料药的杂质去除,水煎服,一日一剂。十天为一个疗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取五味子3g,黄精2g,黄芪3g,柴胡10g,白头翁3g,泽泻2g,牡蛎6g,夏枯草1g,天冬2g,浙贝母2g,乌梅4g,地丁4g,何首乌1g,柿蒂4g,知母1g,将各原料药的杂质去除,水煎服。
实施方式二
取五味子5g,黄精4g,黄芪4g,柴胡13g,白头翁6g,泽泻5g,牡蛎8g,夏枯草2g,天冬6g,浙贝母4g,乌梅7g,地丁6g,何首乌2g,柿蒂6g,知母2g,将各原料药的杂质去除,水煎服。
实施方式三
五味子4g,黄精3g,黄芪4g,柴胡12g,白头翁4g,泽泻3g,牡蛎7g,夏枯草1g,天冬5g,浙贝母3g,乌梅6g,地丁5g,何首乌1g,柿蒂5g,知母2g,将各原料药的杂质去除,水煎服。
治疗效果
病例一:
刘xx,女,51岁,患甲亢五年多,全身烦热,体温37.5~38℃,来诊时观察病人消瘦明显,轻度眼突,出汗较多,伴有手颤,服用本方剂后,症状减轻。
病例二:
郝某,男,31岁,近一个月来出现夜半心慌、双手颤抖、饭量剧增、大便频繁、日渐消瘦等症状,到医院化验后,显示T3,T4偏高,服用西药后,配合服用本方剂两个疗程后所有症状基本消失,继续治疗两个疗程后痊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金金,未经李金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21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管路检漏功能的润滑系统
- 下一篇:线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