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滑动型便携式终端的滑动单元的引导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1598.8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2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廷勋;李准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刘奕晴;金光军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滑动 便携式 终端 单元 引导 装置 | ||
1.一种用于滑动型便携式终端的引导装置(10),其特征在于引导装置(10)包括:
滑动下部(11);
滑动板(13),结合在滑动下部的底部;
引导板(12),可滑动地结合到所述滑动板,并具有多个润滑构件(120),所述多个润滑构件(120)以预定间隔设置在所述引导板的两端,以有助于滑动板(13)的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板(13)包括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位于滑动板(13)的两端,并且在与所述多个润滑构件(120)的滑动部(120c)保持接触的同时往复地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板(13)包括位于滑动板(13)的两端的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彼此远离地突出,
引导板(12)包括第一引导开口(122)和第二引导开口(124),第一引导开口(122)和第二引导开口(124)分别与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可滑动地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下部(11)包括:
第一板(S1),由SUS材料形成;
合成树脂部(110),通过双模注射形成在第一板(S1)上,以围绕第一板(S1)并提供机械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合成树脂部(110)被形成为围绕第一板(S1)的两端部和顶表面,第一板(S1)的底表面被设置成接触滑动板(1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下部(11)增强所述终端的显示单元的机械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板(13)由包括镁合金的单一材料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板(12)包括由SUS材料形成的第二板(S2),所述多个润滑构件(120)设置在第二板(S2)的两端部上,且所述多个润滑构件(120)之间设置有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润滑构件(120)由聚甲醛乙缩醛聚合物材料形成,所述多个润滑构件(120)中的每个包括:
上部(120a),围绕第二板(S2)的顶表面的预定区域;
下部(120b),围绕第二板(S2)的底表面的预定区域;
滑动部(120c),围绕第二板(S2)的端部,滑动部(120c)与上部(120a)和下部(120b)一体地形成并被设置为向内突出,
所述多个润滑构件(120)通过双模注射形成在第二板(S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下部(11)包括由至少两种不同的材料形成的构件,引导板(12)包括由至少两种不同的材料形成的构件,滑动板(13)包括由至少一种材料形成的构件。
11.一种便携式终端,所述便携式终端具有主体(200)、滑动体(210)和可滑动的引导装置(10),可滑动的引导装置(10)提供主体(200)相对于滑动体(210)的滑动运动,其特征在于:可滑动的引导装置(10)进一步包括:滑动下部(11);滑动板(13),结合在滑动下部的底部;引导板(12),具有以预定间隔设置在引导板(12)的两端的多个润滑构件(120),引导板(12)与滑动板(13)可滑动地接合,以有助于主体(200)相对于滑动体(210)的滑动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滑动板(13)包括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位于滑动板(13)的两端,并且在与所述多个润滑构件(120)的滑动部保持接触的同时往复地滑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滑动下部包括:
第一板(S1),由SUS材料形成;
合成树脂部(110),形成在第一板(S1)上,以提供机械刚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滑动板(13)由包括镁合金的单一材料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159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