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定位信息辅助的节点移动网络的分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1215.7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7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马正新;王毓晗;李涛;宁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北京中科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8/00;H04W16/18;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定位 信息 辅助 节点 移动 网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涉及移动通信组网的分簇方法,具体设计一种基于定位信息辅助的节点移动网络的分簇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自组网在战场通信、物联网、灾难与突发事件救援、移动办公等场景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移动自组网逐渐采用分簇结构以增强网络的可扩展性。研究表明,分簇结构不仅能增强网络的可扩展性,还可用于辅助信道接入、路由、网络安全、能量控制等工作,对提高网络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节点移动速度逐渐提高,网络拓扑结构变化加快,给分簇算法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产生了一些适用于中高速移动环境的分簇算法。这些算法通过将运动速度相近的节点划分为一簇,提高了节点的簇内生存时间,增强了分簇结构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高速移动性所带来的问题。但这些算法普遍比较复杂,分簇及维护开销大。且各簇空间上重叠过多,在运动过程中更经常相互干扰,难以进行频率规划。
分簇,是指通过一定的规则将网络划分为若干个虚拟的小组。每个小组称为一簇。各簇由簇头节点、网关节点和普通节点组成。簇头节点通过各种分簇算法产生,负责管理簇内资源。网关节点则位于相邻簇头覆盖区域的重叠部分,负责簇间信息转发等工作。除去簇头节点与网关节点,剩下的统称为普通节点。分簇算法一般分为簇的生成和簇的维护两个阶段。簇的生成阶段主要包括簇的划分、簇头和网关节点的产生等过程。簇的维护则是在节点角色确定以后,继续维护分簇结构的过程。
分簇结构,将使网络具有诸多优点。首先,可以进行频分复用,提高系统容量。第二,簇头可以较好协调簇内节点,缓解由于冲突等因素引起的效率问题。第三,路由可局限于由簇头和网关节点构成的骨干网上,使网络可扩展性增强。分簇结构同时也将产生若干缺点。第一,为了建立和维护分簇结构,需要在节点间交换信息,增加了系统开销。第二,局部的簇头重新生成可能导致全网所有的簇头重新生成,即再分簇连锁反应。
目前适用于中高速移动环境的分簇算法,虽然在中高速移动环境中,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延长节点生存时间,构建稳定分簇结构的目的,但这些算法普遍存在着算法复杂,分簇开销大的缺点。且各分簇在空间上过多重叠,在运动过程中更经常相互干扰,难以进行有效的频率规划。
从平坦结构路由算法特性与分簇结构优缺点可以看出,当节点数目较多时,必须采用分簇结构才能保证网络的基本性能。从各种分簇算法的特性可以看出,随着节点的移动性的增加,网络的拓扑结构迅速变化,簇头、网关及普通节点在簇内生存时间下降,进而导致丢包、吞吐量下降、延时增加等问题,网络性能显著恶化。而针对高移动性的分簇算法,从提高节点簇内生存时间的角度出发,通过各种方式将速度相近或相对速度较小的节点分为一簇,延长了簇头、网关及普通节点的生存时间,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分簇结构在中高速移动环境下的稳定性。
频率资源作为移动通信的关键资源,必须采取频率规划技术以提高网络容量。但针对高移动性的分簇算法,由于各簇在空间上重叠较多、且各簇在运动中易相互干扰,难于进行频率规划。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从分簇结构与频率规划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定位位置信息辅助的节点移动网络的分簇算法LIBC(Location Information Based Clustering algorithm),既能适用于中高速移动环境,又能便于频率规划的分簇算法,同时又能降低算法复杂度和分簇开销。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定位信息辅助的节点移动网络的分簇方法,包括步骤:
S1:各节点获得自身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
S2:各节点周期性的更新自身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并一跳广播,使得各节点都有相邻节点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
S3:引入虚拟网络中心节点,其在位置上处于网络的中心,且以网络内节点的平均速度进行运动;在真实节点中选择至少一个节点作为虚拟网络中心维护节点,负责虚拟网络中心节点的信息更新及广播;
S4:以虚拟网络中心节点作为中心,将工作区域覆盖并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为一个簇区域,代表一个簇;各簇选择具有最大簇内生存时间的节点作为簇头节点,簇内其他节点作为普通节点;
S5:进行簇的维护,包括簇头节点维护、普通节点维护和新节点的加入。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各节点采用卡尔曼方法估计自身速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北京中科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北京中科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12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少浓稠型饮料在灌装过程中产生气泡的设备
- 下一篇:蛇形全地形行进车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