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1168.6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8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金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08 | 分类号: | G03G15/08;G03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刘奕晴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感光体单元及一种包括该感光体单元的成像设备,所述感光体单元具有引导显影单元将显影剂供应到感光体单元的结构。
背景技术
成像设备用于根据输入信号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这样的成像设备的示例包括打印机、复印机、传真装置以及结合打印机、复印机、传真装置的特点的组合装置。
作为各种成像设备中的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包括感光体、光学扫描单元和显影单元。光学扫描单元将光扫描到被充电到预定电位的感光体,以在感光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单元将显影剂供应到其上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体,以形成可视图像。
通常,设置在显影单元中的显影辊与感光体接触或者被布置为与感光体均匀地隔开,从而将显影剂供应到感光体。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均匀地供应显影剂,以防止打印质量劣化。因此,必须规整显影辊,使得显影辊相对于感光体被布置在恰当的位置,以将显影剂均匀地供应到感光体。
此外,由于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在成像设备中占用大量空间,因此会需要改进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的布置结构以及感光体单元和显影单元之间的结合结构,以减小成像设备的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总体构思提供一种感光体单元及一种包括该感光体单元的成像设备,所述感光体单元具有显影单元被设置为在恰当的位置将显影剂供应到感光体的改进结构。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另外的特点和效用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部分阐述,部分将通过描述而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践而了解。
本发明的总体构思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减小成像设备的尺寸的改进结构的感光体单元及包括该感光体单元的成像设备。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主体;感光体外壳,安装在主体中;感光体,可旋转地结合到感光体外壳;显影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中,以将显影剂供应到感光体,其中,所述感光体外壳包括引导部,用于在将显影单元安装在主体中时确定显影单元的安装位置。
所述感光体外壳可包括主框架以及设置在主框架的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框架和第二侧框架,所述引导部可设置在第一侧框架上。
所述成像设备还可包括驱动构件,用于将驱动力供应到显影单元。
所述显影单元可包括:显影辊,用于将显影剂施加到感光体的表面;第一驱动辊,用于通过从驱动构件传递的驱动力而使显影辊旋转;连接轴,用于将显影辊连接到第一驱动辊;结合框架,用于可旋转地支撑连接轴。
所述结合框架可被安放在引导部中。
所述引导部可包括:接纳部,结合框架安放在所述接纳部中;第一凹入部,被形成为允许第一驱动辊在不与第一侧框架干涉的情况下旋转。
所述显影单元还可包括:供应辊,用于将显影剂供应到显影辊;第二驱动辊,用于使供应辊旋转。所述引导部可包括第二凹入部,所述第二凹入部被形成为允许第二驱动辊在不与第一侧框架干涉的情况下旋转。
所述引导部可包括开口,结合框架插入到所述开口中。
可通过使接纳部的一侧敞开来形成所述开口,接纳部的形成有所述开口的一端可朝着接纳显影单元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
第一驱动辊可包括多个突起,所述多个突起从第一驱动辊的侧表面突出,使得驱动力从驱动构件被传递到第一驱动辊。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主体;感光体外壳,安装在主体中;感光体,安装在感光体外壳中;显影子单元,用于将显影剂供应到感光体,其中,所述感光体外壳包括主框架以及设置在主框架的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框架和第二侧框架,所述第一侧框架设置有引导部,以确定显影子单元的安装位置。
所述引导部可设置在第一侧框架的外周表面上。
所述成像设备还可包括驱动构件,用于将驱动力供应到显影子单元。所述显影子单元可包括:显影子单元框架,限定显影子单元的外观;显影辊,用于将显影剂施加到感光体的表面;第一结合件,用于根据从驱动构件传递的驱动力而使显影辊旋转;连接轴,用于将显影辊连接到第一结合件;支撑部,设置在显影子单元的一侧,用于可旋转地支撑连接轴。
所述驱动构件可包括第二结合件,所述第二结合件从所述驱动构件的一个表面延伸,以与第一结合件接合。
所述显影子单元可被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中,所述支撑部可在将所述显影子单元安装在主体中的同时被安放在引导部中。
所述引导部可包括用于接纳支撑部的至少一个第一接纳部,第一接纳部可包括通过使第一接纳部的一侧敞开而形成的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11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