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干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9922.2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4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仲林;韩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金墨知识产权顾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5/08;F26B21/00;F26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干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干燥器。
背景技术
传统医用干燥器械在使用时,如放入多种不同的物质同时进行脱水干燥,不同物质滴落或蒸发出的水分交叉污染,使得干燥后的物质不洁净,因此干燥过程中为了避免不同的物质之间相互污染,往往只能一次在干燥箱内干燥一种物质,费时费力。并且传统干燥箱干燥方式单一,难以满足热干燥或单纯风干等的不同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干燥器,能同时干燥多种不同的物质,不会交叉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医用干燥器,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在机壳内设置托架滑轨,在托架滑轨上安装托架,托架的上层为漏网层,漏网层上开设漏孔;托架的下层为导流层,漏网层与导流层连接在一起,导流层的一侧向下倾斜并且与机壳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机壳底部设置排液槽,排液槽连接排液管;在机壳上安装抽湿排风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医用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漏网层与导流层的前端连接在一起,漏网层的后端短于导流层的后端;导流层的后端向下倾斜,排液槽设置在机壳底部的后端。
托架两侧边沿设置弹性密封条,弹性密封条贴紧机壳内壁。
漏网层位于托架滑轨之上,导流层位于托架滑轨下方;托架的横截面呈“V”型。
还包括进气管,在机壳的内壁上开设进气孔,进气管一端连接鼓风机,另一端连接进气孔。
进气孔开设在托架滑轨上。
还包括两组以上的加热管,加热管安装在机壳内壁上。
还包括两组以上的紫外线消毒管,紫外线消毒管安装在机壳内壁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漏网层与导流层的前端连接在一起,漏网层的后端短于导流层的后端;导流层的后端向下倾斜,排液槽设置在机壳底部的后端,使用时可将不同的物质放置在不同的托架上,在干燥过程中,即便有水分从漏网层的漏孔中低落,也不会污染下层的物质,避免了汁液污染的可能性;同时,导流层的设置隔绝两个托架上的待干燥物质,下层托架上待干燥物质蒸发出的水分上涌,遇导流层后冷凝并顺由导流层下表面导流滴落到排液槽内。
2、托架两侧边沿设置弹性密封条,弹性密封条贴紧机壳内壁,可避免待干燥物质的汁液顺由托架两侧和机壳内壁之间的空隙流出,进一步保证了各种不同的待干燥物质的纯净度。
3、漏网层位于托架滑轨之上,导流层位于托架滑轨下方;托架的横截面呈“V”型,便于将托架直接插入托架滑轨中,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4、在机壳的内壁上开设进气孔,进气管一端连接鼓风机,另一端连接进气孔,进气气流可令各托架上部的空气加速流动,增加干燥速率。将进气孔开设在托架滑轨上,可便于将导流层上的积液及时吹落。
5、在机壳内壁上安装加热管,可便于对需要热干燥的物质进行加温干燥;加热管配合进气系统,能更快的加速干燥速率。在机壳内壁上安装紫外线消毒管,可便于在干燥的同时杀菌,保证达到医用卫生标准。在机壳上安装抽湿排风机,能将机壳内存积的水分迅速排空。
6、本发明结构原理简单,实用性能良好,适宜在业界推广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托架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抽湿排风机,2、机壳,3、托架滑轨,4、进气孔,5、托架, 6、加热管,7、排液槽,8、排液管,9、漏孔,10、漏网层,11、导流层,12、弹性密封条,13、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医用干燥器,在机壳2上安装抽湿排风机1。在机壳2内设置托架滑轨3,在机壳2内壁上开设进气孔4,托架滑轨3上开设进气孔13,进气孔连接进气管,进气管连接鼓风机。
在托架滑轨3上安装托架5,托架5两侧边沿设置弹性密封条12,弹性密封条12贴紧机壳2内壁。托架5的上层为漏网层10,漏网层10上开设漏孔9。托架5的下层为导流层11。漏网层10位于托架滑轨3之上,导流层11位于托架滑轨3下方;托架5的横截面呈“V”型。定义托架5插入医用干燥器的方向为后方,托架5取出的方向为前方。漏网层10与导流层11的前端连接在一起,漏网层10的后端短于导流层11的后端,这样以来,漏网层10上滴渗下的液滴能完全被导流层11承接住。导流层11的后端向下倾斜并且与机壳2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导流层11上的液体能沿倾斜面留下并从间隙中流入机壳2底部的排液槽7中,顺由连接排液槽7的排液管8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金墨知识产权顾问有限公司,未经淄博金墨知识产权顾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99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