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绞线传输分配计算机视频的监控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8646.8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7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汤敬伟;叶双智;龙小军;杨允基;宋俊强;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N7/10 | 分类号: | H04N7/10;H04N7/18;H04N5/14;H04N5/20 |
代理公司: | 武汉金堂专利事务所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绞线 传输 分配 计算机 视频 监控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频的传输分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双绞线的计算机视频(RGBHV(S))传输分配系统和方法,应用于多计算机视频前端和多显示终端间的中距离视频信息共享。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各领域需要实施高质量视频监控的应用需求大大增加,实现对大容量视频信息实时、有效的传输分配,从而达到资源共享,为各级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服务,是当前我国自主研发视频传输监控系统与技术的迫切要求。
视频基带传输技术可以根据传输视频信号的介质分为以下三大类:同轴电缆、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具有价格较便宜,技术上易于实现等特点,一直以来都是视频传输的常用方法,但是存在需多根电缆传输一路视频,输入输出规模较大时矩阵连接复杂、可靠性降低、抗干扰能力差、传输损耗大的缺点;光纤视频信号传输具有传输带宽较宽、容量大、不受外界电磁环境干扰、保密性强以及传输质量好等优点,但是由于光纤整体传输系统价格太高,光纤铺设、连接需要专门设备,而且安装调试困难,维修费用高等缺陷,主要应用于超过1000米以上的远距离传输。
双绞线传输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布线容易、价格低廉等许多优点,在近几年成为大规模、中距离视频传输的主要方法。
目前市场上双绞线传输设备多是针对复合视频类型,应用于计算机视频的双绞线传输设备数量较少,由于双绞线的相邻线对制作时长度不同,计算机视频通过中长距离双绞线对传送后各视频分量到达接收端的时滞会有所不同,导致接收端的各视频分量对应的颜色分量红、绿、蓝不重合;不同传输距离的视频信号的衰减程度和补偿参数也各不相同,图像变的模糊不清,以上两种情况都会极大的影响显示质量与效果,因此,双绞线传输过程中进行校正和补偿是必不可少的。
如附图1所示,现有基于双绞线的监控系统采取的校正和补偿方法通常是在各分散的视频前端每一路单独设立预加重电路,在传输前预先放大信号的高频分量以抵消传输过程损耗,或者预先对视频分量进行延时分配以抵消传输过程的各分量时滞差。双绞线计算机视频矩阵仅完成通道切换功能,由于计算机视频监控系统一般是分散输入集中输出结构,而且输入端口数量M一般远大于输出端口数量N,导致这种结构的监控系统用于损耗补偿和参数调整的设备分散并且数量较多,参数的调整通常是分散在差分视频驱动模块逐个手动完成,很难数量化和标准化,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操控,维护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在双绞线计算机视频传输分配应用中自动快速补偿不同长度的双绞线传输损耗和时滞,在视频矩阵的输出端口进行衰减补偿和时滞校正的一种基于双绞线传输分配计算机视频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一种基于双绞线传输分配计算机视频的监控系统,包括测试图形产生电路经由双绞线连接到双绞线计算机视频矩阵的多个差分视频驱动模块,双绞线计算机视频矩阵的视频输出口通过同轴电缆与各显示终端相连。
所述的双绞线计算机视频矩阵包括:差分视频矩阵开关模块、差分/单端转换电路、微控制器、损耗参数采集电路、时滞参数采集电路、衰减补偿和时滞校正电路和参数存储电路。微控制器发出通道选择命令到差分视频矩阵开关模块,差分视频矩阵开关模块相应该命令将对应视频输入端口切换到视频输出端口;差分/单端转换电路接收差分视频矩阵开关模块的输出,并将差分计算机视频转换为单端计算机视频输出;衰减补偿电路及时滞校正电路接收单端计算机视频输出并根据微控制器的参数调整命令进行补偿和校正;在正常工作模式下衰减补偿电路及时滞校正电路直接输出颜色分量,在参数测量模式下衰减补偿电路及时滞校正电路的颜色分量输出分别连接到损耗参数采集电路和时滞参数采集电路;损耗参数采集电路采集颜色分量的颜色参数特性,时滞参数采集电路采集颜色分量的时滞参数特性输出到微控制器;在正常工作模式下,微控制器接收外部通讯接口命令完成通道切换的同时,读取参数存储电路的对应参数并输出参数调整命令到衰减补偿电路及时滞校正电路,在参数测量模式下微控制器接收损耗参数采集电路输出的颜色参数特性和时滞参数采集电路输出的时滞参数特性并将和已知测试图形的参数特性最一致的参数存储到参数存储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86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