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处理受污染水体的饱和流滤床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4219.2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5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杜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建强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国;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处理 污染 水体 饱和 流滤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受污染水体的饱和流滤床,属于环保工程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欧洲最早将人工湿地处理废水处理始于20世纪60年代,1974年德国开始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湿地的实验,运行结果理想,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
我国绝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均采用传统的二级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这种工艺存在着工程投资高、能耗高、运转管理要求高以及处理效果受进水水质和水量波动影响大的不足。相比较之下,人工湿地是对污水进行处理比较重要的科学手段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在一定的填料上种植特定的植物,当污水流过人工湿地时,经砂石、土壤过滤,通过基质填料砂层中的好氧、厌氧反应微单元和植物根际的多种微生物活动,生化降解沉淀,将污染物浓度降低,使水质得到净化,直至达标排放。处理过程包括生化反应,如分解和合成代谢、植物吸收;物理化学反应,如沉淀吸附、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等。
目前,人工湿地对污水生态修复通常采用自由水面人工湿地或潜流型人工湿地两种形式。潜流型人工湿地根据污水在其上流动的方向不同可以更加细化分为水平流湿地和垂直流湿地两种。自由水面人工湿地水力负荷低,污水处理效率不高,需要大量水域和土地以保证净化效果,且一旦有面源污染输入,其净化效果很不明显。水平流湿地与自由水面人工湿地相比,水力负荷和污染负荷大,对BOD、COD 等有机物和重金属去除效果好。但是水平流湿地与垂直流湿地相比,其缺点是脱氮、除磷的效果较弱。
垂直流湿地指污水从沉淀池配水到滤床表面后,向下纵向重力自流,是人工湿地中的一种高效工艺,结合物理过滤和生化反应有效处理各类污水。滤床中的基质填料为微生物细菌提供了一个非常适宜的环境,有机氮经氨化作用转化为氨氮,在好氧条件下,氨氮经硝化作用转变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然后在厌氧和有机碳源的条件下,经反硝化作用部分被还原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含磷化合物主要是在基质填料中反应、富集、沉淀,从而从污水中去除。污水下渗过程中,通过填料砂层中的好氧、厌氧反应微单元,生化降解沉淀,污染物浓度降低。
现有的人工湿地通常污水流入床体底部后,床体处于不饱和状态,滤床与氧气接触充分,硝化能力较强,反硝化能力较弱,含氮化合物去除能力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受污染水体的饱和流滤床。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用于处理受污染水体的饱和流滤床,特点是:所述滤床呈长方形结构,滤床的墙体铺设有防渗膜,滤床的内部设有若干个呈丰字形或井字形分布的处理单元,前后处理单元之间相互间隔与墙体相连,形成布水水道;所述每个处理单元呈梯形结构,每个处理单元的内部均填充基质,基质由生态填料处理层、填料透水隔离层和排水层构成,生态填料处理层为中间层,填料透水隔离层为坡形构筑层,排水层为下层,每个处理单元的表面栽种有植物,每个处理单元的正下方设有集水管道,集水管道位于防渗膜之上,集水管道上均匀开有孔,每个处理单元靠近滤床墙体设置集水检查井,集水管道连通集水检查井。
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处理受污染水体的饱和流滤床,所述滤床的底部依次铺设砾石层和石灰夯实垫层,石灰夯实垫层上铺设防渗膜;所述滤床的底面沿出水方向设有坡面。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处理受污染水体的饱和流滤床,所述滤床的水面高度高于生态填料处理层表面。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处理受污染水体的饱和流滤床,所述滤床的水面高度高于生态填料处理层表面30cm。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用于处理受污染水体的饱和流滤床,所述集水管道连接溢流检查井,溢流检查井上设有溢流管道。
本发明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建强,未经杜建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42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床用长棒料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