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扫描床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4037.5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2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高飞;刘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扫描 | ||
1.一种扫描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组直线导轨,包括第一组直线导轨 (11)和第二组直线导轨(12);第二组直线导轨(12)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组直线导轨(11)的下方;
床板(6),其下端面与所述第一组直线导轨(11)固定连接;
滑动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组导轨滑块(1)和第二组导轨滑块(1’);第一组导轨刹车(7)和第二组导轨刹车(7’);剪刀机构(2);水平运动件(5)以及滚珠丝杠(4);
所述第一组导轨刹车(7)和第二组导轨刹车(7’)分别连接在第一组直线导轨(11)和第二组直线导轨(12)上;所述第一组导轨滑块(1)和第二组导轨滑块(1’)分别连接于第一组导轨刹车(7)和第二组导轨刹车(7’);
所述剪刀机构(2)包括相互交叉连接的第一组连接杆(21)和第二组连接杆(22),第一组连接杆(21)的上、下两头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组导轨滑块(1)和第二组导轨滑块(1’);第二组连接杆(21)的上头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床板(6)的下端面,其下头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组导轨滑块(1’);所述滚珠丝杠(4)平行于第二组直线导轨(12);所述水平运动件(5)与第二组导轨滑块(1’)以及滚珠丝杠(4)连接;
一个动力源,连接于所述滚珠丝杠(4)的头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直线导轨(11)包括两条第一直线导轨,所述两条第一直线导轨平行设置于所述床板(6)的下端面;
所述第二组直线导轨(12)包括两条第二直线导轨,两条第二直线导轨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两条第一直线导轨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导轨滑块(1)包括两个第一导轨滑块,两个第一导轨滑块分别设置于所述两条第一直线导轨上;
所述第二组导轨滑块(1’)包括四个第二导轨滑块,每条第二直线导轨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导轨滑块;
所述第一组导轨刹车(7)包括两个第一导轨刹车,两个第一导轨刹车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导轨滑块连接;
所述第二组导轨刹车(7’)包括两个第二导轨刹车,两个第二导轨刹车分别与设置于不同的第二直线导轨上的两个相邻的第二导轨滑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机构的第一组连接杆(21)包括两根第一连接杆,两根第一连接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组连接杆(22)包括两根第二连接杆,两根第二连接杆平行设置;并且所述第一、第二组连接杆通过转动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连接杆(21)的上、下两头端分别通过铰链连接于所述第一组导轨滑块(1)和第二组导轨滑块(1’);
所述床板(6)的下端面设置有固定块(13),第二组连接杆(22)的上头端通过铰链与所述固定块(1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运动件(5)搭接于所述两条第二直线导轨之间,并且所述滚珠丝杠(4)穿过所述水平运动件(5)上开设的通孔;所述第二组连接杆(22)的下头端通过铰链与所述第二组导轨滑块(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组导轨刹车(7’)的一端;所述动力源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滚珠丝杠(4)的头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为一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床,其特征在于,当需要所述床板做升降运动时,所述动力源输出动力,所述第一组导轨刹车(7)松开,所述滚珠丝杠(4)运转,所述第二组导轨刹车(7’)卡紧所述第二组导轨滑块(1’);待所述床板(6)运完成升降运动后;所述第一组导轨刹车(7)卡紧所述第一组导轨滑块(1);所述动力源停止输出动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床,其特征在于,当需要所述床板(6)做水平运动时,所述动力源输出动力,所述第一组导轨刹车(7)卡紧所述第一组导轨滑块(1),所述滚珠丝杠(4)运转,所述第二组导轨刹车(7’)松开;待所述床板完成水平运动后;所述第一组导轨刹车(7)卡紧所述第一组导轨滑块(1);所述动力源停止输出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40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性能搅拌槽的搅拌装置
- 下一篇:免疫球蛋白FC多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