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火线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3716.0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2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井户川贵志;清水武;泽崎宣幸;松井智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38/12 | 分类号: | H01F38/12;F02P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火 线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要安装于内燃机并将高电压供给至火花塞以产生火花放电的点火线圈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火花塞中心轴相对于高电压端子的中心轴不在直线上而是倾斜的弯曲型的点火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内燃机的汽缸盖上部结构的复杂化、紧凑化、燃烧室的紧凑化,以及采用在一个气筒中配置多个火花塞并使其点火的结构等,从布置性来看,火花塞的中心轴相对于点火线圈的高电压端子的中心轴不在直线上而是倾斜的。
在安装上述这种结构的点火线圈装置的情况下,必须使用弯曲的点火线圈,因而需要提高其安装性、尤其是将点火线圈插入塞孔的作业性。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4267042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所示的装置中,尽管是直线状的点火线圈装置,但需要预先确定弯曲位置,与弯曲程度相称地使装置自身弯曲来进行安装。然而,因与塞孔的位置关系而存在点火线圈的安装性、为了维修的拆装性较差的情况。若是塞孔的入口部开口较大的内燃机,这种问题较少,但在不具有较大开口的内燃机中,不能使用密封件类,因而确保作业性成为重要的技术问题。另外,在朝塞孔插入时,有时会在塞罩的弯曲附近或塞罩前端部变形而使插入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是弯曲的点火线圈也不会影响插入性的装置。
本发明的点火线圈装置由壳体、高压塔部及塞罩构成,是高压塔部的中心轴与罩前端部的中心轴倾斜的弯曲型的点火线圈装置,其中,在壳体中内置有由一次线圈、二次线圈构成的变压器结构,高压塔部具有将在二次线圈中产生的高电压传递至上述壳体下部的高压端子,塞罩将高压端子、高压塔部与火花塞电连接、机械地连接,由高压塔部附近的罩根部和火花塞附近的罩前端部构成,该点火线圈装置的特征是,将上述两中心轴的交点附近设为弯曲位置,并包括刚度中间构件,在该刚度中间构件中内置有将高压端子与火花塞电连接的连接中继构件,该刚度中间构件从罩根部延伸至弯曲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点火线圈装置,由于在插入塞孔时能将插入力直接施加到装置前端部分,因此,能提高插入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点火线圈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点火线圈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方式2的点火线圈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4是实施方式3的点火线圈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5是实施方式4的点火线圈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符号说明)
10 点火线圈装置
30 塞孔
40 壳体
41 高压塔部
50 高压端子
60 塞罩
61 罩根部
62 罩前端部
70 弹簧(连接中继构件)
90 套筒(刚度中间构件)
91 弯曲位置
100 加强肋
120 插入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根据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各图中,对于相同或相当的构件、部位标注相同符号来加以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点火线圈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表示安装于内燃机的汽缸盖部(20)的点火线圈装置(10)。符号40是绝缘壳体,在该绝缘壳体中内置有变压器结构、控制电路等,其中,上述变压器结构由一次线圈、二次线圈及使该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磁结合的铁心构成,上述控制电路对一次线圈的电流进行控制。根据来自发动机控制元件(未图示)的控制信号,使因一次线圈电流的切断而在二次线圈中产生的高电压传递至配置于从该壳体(40)的底部突出的高压塔部(41)中的高压端子(50)。另外,利用塞罩(60)将上述高压塔部(41)与火花塞(80)这两个零件结合。特别地,将覆盖火花塞(80)且比弯曲位置(91)靠近前端(图中下方)的部位称为罩前端部(62),将从高压塔部(41)至弯曲位置(91)附近的部位称为罩根部(61)。此外,塞罩(60)由套筒(90)、弹簧(70)及塞罩外部(95)构成,其中,上述套筒(90)是刚度中间构件,上述弹簧(70)是在上述套筒(90)中以电连接作为主要目的的导电性的连接中继构件,上述塞罩外部(95)与高压塔部(41)相比具有可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37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