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高温材料抗氧化烧蚀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3000.0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6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孙冬柏;仇永全;张延玲;魏鑫燕;赵飞;冯强;阳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02 | 分类号: | G01N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刘淑芬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高温 材料 氧化 性能 方法 | ||
1.一种检测高温材料抗氧化烧蚀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将燃烧技术进行组合,在中心高焓射流气体的周围环绕薄层500~2500K的高温气体,形成射流温度、组分及速度可控的高马赫数的集束射流,降低出口环境气流的压力到0.005~0.05MPa,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由O2、N2、空气和燃气组成气源,增压到1~5MPa,形成高压气源;其中,所述燃气包括CH4、C3H8或H2;O2流量1000~10000kg/h、CH4流量1000~5000kg/h、C3H8流量1000~5000kg/h、H2流量100~3000kg/h、N2流量1000~5000kg/h和空气流量1000~90000kg/h;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高压气源通过蓄热增焓段加热到1000~2500K;
步骤3:将步骤2加热后的气体经集束射流段后产生100~500K、马赫数为1~7的射流,在气体浓度为O2:5~21%、N2:50~78%、CO2:10~30%和H2O:0.1~12%的条件下对测试材料的抗氧化烧蚀性能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还可以为将步骤2加热后的气体经集束射流段在伴随流的作用,产生200~600K、马赫数1~8的射流,在气体浓度为O2:5~21%、N2:50~78%、CO2:10~30%和H2O:0.1~12%的条件下对测试材料的抗氧化烧蚀性能进行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还可以为将步骤2加热后的气体经集束射流段由于增焓作用,产生500~1000K、马赫数1~8的射流,在气体浓度为O2:5~21%、N2:50~78%、CO2:10~30%和H2O:0.1~12%的条件下对测试材料的抗氧化烧蚀性能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还可以为将步骤2加热后的气体经集束射流段产生2000~3000K的亚声速射流,在气体浓度为O2:5~21%、N2:50~78%、CO2:10~30%和H2O:0.1~12%的条件下对测试材料的抗氧化烧蚀性能进行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还可以为将步骤2加热后的气体经集束射流段添加质量为1~3%的60~300μm微粒子,形成微粒子冲蚀流,在气体浓度O2:5~21%、N2:50~78%、CO2:10~30%和H2O:0.1~12%的条件下对测试材料的抗氧化烧蚀性能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30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