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密度聚氯乙烯掺混树脂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2756.3 | 申请日: | 2011-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2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崔玉霞;田爱娟;孙培超;赵金喜;陈绍玲;赵明;杨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14/06 | 分类号: | C08F114/06;C08F2/24;C08L27/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30048***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度 聚氯乙烯 树脂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密度聚氯乙烯掺混树脂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聚氯乙烯糊树脂与掺混树脂按一定比例复合后,可增加制品的孔隙率,改善加工性能和降低成本。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材料是我国及世界最大宗塑料之一,其中聚氯乙烯糊树脂的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及国防等各个领域。由于糊树脂的平均粒径在5~10μm,掺入低密度的掺混树脂后,可增加制品的孔隙率,改善加工性能和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是公开一种低密度聚氯乙烯掺混树脂的生产方法以满足糊制品加工的要求。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去盐水、氯乙烯、乳化剂、pH值调节剂、分散剂和引发剂,加入密闭的聚合釜内,在聚合釜搅拌转速30~200rpm、聚合温度为50~60℃下进行聚合反应,待聚合压力降0.10Mpa时,加入终止剂,结束聚合反应,获得低密度聚氯乙烯掺混树脂;其中配方中的各组分质量份数比以100份氯乙烯单体为基础,比例如下:
去盐水:100~200份
分散剂:0.0010~0.040份
乳化剂:1.0×10-6~1.0×10-5份
引发剂:1.2×10-4~6.0×10-5份
pH值调节剂:0.0002~0.002份
终止剂:0.00025~0.0015份
消泡剂:0.00010~0.0035份。
以上所说的低粘度或低聚合度分散剂为12°E以下的明胶、粘度2%时小于50mpa.s的纤维素醚或聚合度小于等于2000的聚乙烯醇,即为明胶、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苄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和聚乙烯醇等,可以单独使用或复合使用。
所说的乳化剂为SP-40、SP-60、RQ-121、RQ-121BH、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二烷烷基硫酸钠。
所说的引发剂为氧类化合物,即过氧化新葵酸异丙苯脂或过氧化二碳酸双丁酯,其中引发剂溶剂乳液型可以单独使用或复合使用。
所说的pH值调节剂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铵或氨水。
所说的终止剂是丙酮缩氨基硫尿、双酚-A。
所说的消泡剂是机硅氧烷乳液。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法生产的低密度聚氯乙烯掺混树脂,树脂的平均粒径小于40μm、粒度分布集中、吸收率在10%以上、表观密度在0.38~0.50之间。低密度聚氯乙烯掺混树脂具有表观密度低、空隙率高、粒径小、均匀、制品韧性高的特点,是与糊树脂掺混使用,可降增加制品的孔隙率,改善加工性能和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施实例1:
聚合釜加入7.5t的去盐水、4.1t的氯乙烯单体、3.1kg聚合度为1000的聚乙烯醇、1.4kg的10°E明胶、18g的SP-60、1.5kg的氨水、1.75kg的乳液型氧化新葵酸异丙苯脂,加入聚合釜内,在170rpm搅拌转速、57℃下进行聚合反应,在反应反应至6小时,加入1.18kg丙酮缩氨基硫尿和双酚-A,出料时加入1.5kg有机硅氧烷乳液。即可得到聚氯乙烯悬浮浆料,浆料经气提、离心、气流干燥、旋风干燥和布袋除尘,即可获得低密度聚氯乙烯掺混树脂成品。成品采用GB/T3400、GB/T3402等标准测试,其结果见表1。
施实例2:
聚合釜加入7.5t的去盐水、4.8t的氯乙烯单体、6.2kg的10°E明胶和聚合度为1700、15g的RQ-121BH、3.5kg碳酸氢钠、1.75kg的乳液型过氧化二碳酸双丁酯加入聚合釜内,在160rpm搅拌转速、58℃下进行聚合反应,继续反应至6.5小时,加入1.5kg丙酮缩氨基硫尿和双酚-A,出料时加入2.0kg有机硅氧烷乳液。即可得到聚氯乙烯悬浮浆料,浆料经气提、离心、气流干燥、旋风干燥和布袋除尘,即可获得低密度聚氯乙烯掺混树脂成品。成品采用GB/T3400、GB/T3402等标准测试,其结果见表1。
施实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27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动开关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省力订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