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虚拟机迁移过程中的识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0167.1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1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G06F9/4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虚拟机 迁移 过程 中的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机的迁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用的、灵活的、高可扩展的模块化的CPU动态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虚拟化应用在供应商的呼声中越来越高,VMware、思杰、微软等虚拟化应用产品被大肆宣传推广,虚拟成为企业节约运营成本的首选。在虚拟化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面临很多虚拟机的迁移工作。
为此,多数虚拟机厂商推出的方案是允许用户在迁移过程中手动指定拥有与当前物理机的相同CPU型号的物理机。
当前计算机厂商的方案,都需要人为的维护物理设备,此方案虽然暂时能使用但也有不足:由于虚拟机的迁移行为在很多情况下是在紧急情况下发生的,每时每刻都会有大批的数据传递到虚拟机。而虚拟化的系统涉及的物理机台数会很多。每次变更,需要管理员指定同型号的物理机会很耗费时间,而且对操作员的计算机要求会很高,实现上缺乏即时性,成本上也要付出更多。
为了减少虚拟机迁移时的数据损失,使迁移更加简单易行,我们提出一种易用的动态识别模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虚拟机在迁移过程中的识别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本方法区别于传统的基于人为的手动迁移虚拟机,本方法是以动态识别模块为核心,通过动态识别同类型的计算和存储模块,解决虚拟机迁移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平台和不兼容的问题,达到灵活通用的目的。
通过动态调用动态识别模块,实现虚拟机的迁移动作,达到降低虚拟机迁移过程中的滞后性,实现更加安全稳定的效果,动态识别模块包括:CPU动态识别模块和CPU数据存储模块,其中:
CPU动态识别模块,负责各种用户操作系统的自动识别;
CPU数据存储模块,负责CPU数据的存储,便于以后CPU型号的检索和扩展;
动态识别模块完全脱离于物理机,在虚拟机在需要迁移的时候,自动寻找与当前虚拟机拥有同型号CPU的物理机,从而降低了因手工选则同型号物理机所造成的时间损失,识别步骤如下:
在虚拟机上嵌入动态识别模块,在不需要迁移的情况下虚拟机会自动将与他相连的同型号的CPU的机器地址存入数据存储模块;在虚拟机需要迁移时,通过CPU动态识别模块,指定需要的物理机,并将用户的动态识别模块也安装至迁移到用户的机器上。
动态识别模块带有自己的CPU数据库,拥有良好的扩展性的独立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虚拟机迁移的过程中可自动查询到同样配置的其他机器,节省人力保障系统在迁移过程中的数据一致。动态识别模块是整个体系架构的核心,可以通过在主流开源系统上定制的方式得到;CPU数据存储模块支持主流CPU型号的存储及扩展,在虚拟机迁移过程中,会自动调用CPU数据存储模块,完成CPU的型号遍历。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原人工操作的虚拟机迁移流程示意图;
附图2为基于动态识别模块的虚拟机迁移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方法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虚拟机在迁移过程中的识别方法, 其结构是由下面参照附图2,对本发明的内容以一个具体实例来描述实现这一方法的过程。
正如发明内容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
CPU动态识别模块,CPU数据存储模块。
其中,动态CPU识别模块是整个体系架构的核心,可以通过在主流开源系统上定制的方式得到;CPU数据存储模块支持主流CPU型号的存储及扩展,在虚拟机迁移过程中,会自动调用CPU数据存储模块,完成CPU的型号遍历。
虚拟机迁移动态识别模块的实现方式描述如下:
在虚拟机上嵌入此模块,在不需要迁移的情况下虚拟机会自动将与他相连的同型号的CPU的机器地址存入数据存储模块;在虚拟机要迁移时,通过动态识别模块,指定需要的物理机,并将用户的动态识别模块也安装至迁移到的机器上。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01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