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色涤纶微细旦纤维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0139.X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7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国;陈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三邦超细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06;D01D5/08;D01D5/088;D01D5/096;D01D1/04;D02G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519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滨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色 涤纶 微细 纤维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纤维的生产技术,特别是一种单位纤度(dpt)小于0.50的有色涤纶微细旦纤维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现有的有色涤纶纤维其单丝纤度都在1dpf以上,其纱线及织物的柔软性、悬垂性、吸附性、去污性、过滤性、防水透气性都满足不了高档织物及特殊领域应用的要求,而现有的涤纶微细旦纤维都是本色的,色彩是在纤维经过织造后在后道染色工序中实现的,所以所织成的面料只能染成一种颜色,而无法根据产品要求染出各种图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产品的开发速度,而且染色过程中还产生废水等污染环境,并且色泽不均匀、显色性、色谱及色牢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色固牢、色泽均匀、显色性好单位纤度(dpt)小于0.50的有色涤纶微细旦纤维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一种有色涤纶微细旦纤维的制造方法,包括涤纶和有色母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原材料涤纶和有色母粒切片按涤纶的重量比为95份,有色母粒的重量比为5份进行配制;(b)、将配制的涤纶切片和有色母粒经过结晶干燥机进行干燥,控制涤纶切片干燥后的含水率小于30ppm,有色母粒干燥后的含水小于80ppm;(c)、将经过干燥后的涤纶切片和有色母粒通过螺杆挤压机进行熔融,得到涤纶和有色母粒的混合熔体;(d)、将上一步骤中形成的涤纶和有色母粒的混合熔体通过涤纶的纺丝计量泵控制熔体的体积;(e)、将步骤d中形成的定量的涤纶和有色母粒的混合熔体经纺丝组件进行纺丝,纺丝温度控制在为297℃;(f)、将纺丝后丝束经过风冷冷 却;冷却风的空气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控制在65%~85%;(g)、将经过冷却后的丝束通过油剂计量泵计量的油剂上油;(h)、将上油后的丝束通过全自动高速卷绕机进行卷绕成丝饼,卷绕成丝饼的纺丝速度控制在2800m/min~3000m/min;(i)、将卷绕后的丝饼放置在平衡间进行平衡;(j)、将平衡后的丝饼在常用的加弹机上进行加弹,丝饼的加弹速度为600m/min,拉伸倍数在1.55~1.72倍之间,摩擦盘的表面速度与丝条离开假捻器的速度之比,即D/Y比在1∶1.50~1.75之间,变形温度控制在165℃~195℃之间,定型温度控制在150℃~175℃之间;在上述步骤中,所述的有色母粒是采用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为载体,Polysynthren系列染料或溶剂系列染料为着色剂,其中载体:着色剂=2∶0.5至1.8。在此所采用的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优选中、高粘度的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以保证涤纶微细旦纤维的纺丝特征,拉出微细旦纤维。
所述的溶剂系列染料为:溶剂黄133、溶剂红212、溶剂蓝122、溶剂紫49、溶剂绿28、溶剂棕53。
本发明得到的有色涤纶微细旦纤维的制造方法,直接在单丝纤度小于0.5dpf的纺丝的过程中实现上色,上色后色牢度、耐日晒牢度、热固牢度好,色泽均匀、显色性好;色谱广,现有技术中涤纶微细旦纤维的着色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色谱受到一定限制,而采用纺前有色母粒着色,不受此条件限制,其色谱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纺制过程中无废水、废气、废料等破坏环境的产物产生无,环保、清洁;在纤维的纤度方面实现了突破,纤度小于0.5dpf;制成的有色涤纶微细旦纤维覆盖性好,具有较好的蓬松性,保暖性及超强的清洁功能、吸湿功能、悬垂功能,优良的舒适性和显著的防水透气功能。
特别是,本发明采用了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为载体,Polysynthren系列染料或溶剂系列染料为着色剂,由此保证了涤纶微细旦纤维的纺丝特征,即防止了纺前染色易造成的断丝、拉伸变形现象,也防止了喷丝板及导丝盘出现沉积物而堵塞的现象发生,保证了过滤组件寿命,并且,生产的有色涤纶微细旦纤维,色度均匀,不退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三邦超细纤维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三邦超细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01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元件的保持布置
- 下一篇:用于控制材料转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