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资源文件的离线下载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110377975.2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9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王福臣;黄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谢安昆;宋志强 |
地址: | 51804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资源 文件 离线 下载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数据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网络资源文件的离线下载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网络资源一般是指存储在网络上供用户下载使用的数字化资源,包括:程序文件、视频文件、音频文件等。目前下载网络资源的常用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一)点对服务器技术(P2S,Peer to Server),所有的网络资源都存储在某个大型下载网站的服务器中,用户直接到该下载网站去下载资源文件,该种方式的下载速度可以得到保证,但资源分散、不易搜索。
(二)点对点技术(P2P,Peer-to-Peer),又称为对等技术。这种技术依赖网络资源下载参与者设备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P2P技术在文件共享和下载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2P一端的下载速度和另一端的上传速度密切相关,由于中国用户大多使用ADSL上网,ADSL的上传速度并不快,仅几十K速度,一些用户还会人为限制上传速度,这导致了P2P方式的上传带宽资源的缺乏,因此用户会普遍感觉P2P的速度较慢慢。
(三)点对服务器和点(P2SP,Peer to Server&Peer)技术,就是下载不再像传统方式那样只能依赖服务器,内容的传递可以在网络上的各个终端机器中进行。P2SP除了包含P2P以外,还包括服务器,即P2SP的“S”。P2SP有效地把原本孤立的服务器和其镜像资源以及P2P资源整合到了一起。它在下载的稳定性和下载的速度上,都比传统的P2P或P2S有了非常大的提高。P2SP基于用户对服务器和用户机制,不同于P2P,也不同于P2S,它不但支持P2P技术,同时还通过检索数据库(DB,data base)把服务器资源和P2P资源整合到了一起,用户下载一个文件的时候,会自动搜索其他资源,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加速,这使得P2SP在下载的稳定性和下载的速度上,比传统的P2P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在P2SP技术当中,下载一个网络资源文件,数据来源分为源下载链接、P2P网络、第三方镜像的辅助源,然后通过完整文件的唯一标识,比如通过消息摘要算法第五版(MD5)或者安全散列算法(SHA)计算得到的唯一标识,把文件统一串联起来。图1为现有的P2SP技术中网络资源分享和下载的具体控制流程图。参见图1,所述P2SP网络中包括下载客户端、资源索引服务器、追踪(Tracker)服务器、以及统计服务器。
所述下载客户端主要用于:(11)定期向Tracker服务器汇报在线情况和本地拥有的资源信息;(12)通过源URL向资源索引服务器查询多资源URL集合、HASH及文件校验信息,从URL集合源下载数据;(13)同时向Tracker服务器查询种子(Peer);(14)完成下载任务后,向统计服务器汇报本次下载任务的下载时间、下载速度、下载结果、文件大小,下载的源链接和不同URL源获取的下载速度和下载时间;(15)下载过程当中发现下载到完成的数据分片后,进行校验,如果发现分片错误,向统计服务器上报。
所述资源索引服务器主要用于:(21)接收下载客户端(包括云端的离线下载服务器)通过URL作为索引的入口查询文件HASH;(22)接收下载客户端(包括云端的离线下载服务器)通过URL作为索引的入口查询下载的多URL资源集合;(23)提供分片文件校验信息,供下载客户端校验下载数据的有效性。
所述资源索引数据库主要用于:保存P2SP系统中所有URL资源数据库的索引和资源记录。
所述Tracker服务器用于:(31)为每个申请加入网络的下载客户端提供注册,并反馈其所拥有该资源节点的IP地址列表;(32)接收下载客户端的在线情况汇报,生成各资源的节点列表并在有节点申请下载该任务时进行反馈;(33)接收带宽调度服务器同步的Peer在线控制策略,在Peer登陆的时候下发到Peer下载客户端。
所述统计服务器用于:接受下载客户端的下载完成和下载过程中URL下载速度,下载时间,连通情况,下载结果,文件大小等信息的上报,并写成流水日志的方式供后续统计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79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消除电热毯螺旋电热线电磁场
- 下一篇:具有发光模块和发声模块的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