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控管的上磁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7947.0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1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郭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23/02 | 分类号: | H01J23/02;H01J25/5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3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控管 磁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控管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磁极边上设置内部涂钛的凹槽,从而避免钛液蒸发,提高磁控管主体腔体内部真空度的磁控管的上磁极结构。
背景技术
图1是现有技术的磁控管结构的纵剖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磁控管的上磁极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磁控管主要包括有:正电极部;负电极部;磁极部;微波发射部。正电极部由圆桶形状的阳极外壳11,在阳极外壳11的内壁上形成有多个放射状的叶片12,叶片上下沟槽中焊接内外环构成。
负电极部包括在中心轴上由W(钨)和TH(钍)元素形成的螺旋形状并可放射热电子的灯丝13;在叶片12的末端和灯丝13之间形成使热电子旋转的作用空间14;为了防止从灯丝13放射出来的热电子从中心轴上下方向脱离,在灯丝13的上端和下端形成上部密封件15和下部密封件16;为了支撑灯丝13及引入电源,设计了贯通下部密封件16并连接上部密封件15的灯丝中央导杆17和与中央导杆17一起引入电源并连接下部密封件16的侧面导杆18。
磁极部包括固定在阳极外壳11的上端和下端且能形成磁通的上磁极20,下磁极21;为了能使作用空间14上形成磁场,在上磁极20的上端和下磁极21的下端安装磁铁22。
在上磁极20的上部和下磁极21的下部设置起到磁通作用的上部密封室41和下部密封室42,上部密封室和下部密封室分别由天线封盖100和阴极封盖分隔出的空间形成;为了在作用空间14里产生的高频波发射到外部,设有连接在叶片12并贯通上磁极20和上部密封室41中央引出来的天线51;为了冷却在作用空间14里产生并通过叶片12传递的热量,设置有冷却片61。
磁控管的上磁极20结构,固定在阳极外壳11的上端,形成外部轮廓为圆形的碗状结构,其中间区域向下凹陷,凹陷部位对应于阳极外壳11的内部,围绕凹陷部位向外延伸设置扁平的磁极边20a,在上磁极结构的圆心位置设置对应于上部密封件的通孔,同时磁控管的天线贯穿上磁极。
在磁控管的下端对应下磁极的下部密封室位置设置阴极陶瓷31,阴极陶瓷与形成下部密封室的阴极封盖紧密结合;在阴极陶瓷31中设置两条穿过阴极陶瓷的阴极引出线35,另外设置具有滤波功能的滤波线圈32,两段滤波线圈分别通过阴极引出线连接灯丝的中央导杆17一端和侧面导杆18的一端;包围滤波线圈设置由金属材质构成的屏蔽盒34,屏蔽盒内部形成密闭的空间,屏蔽盒上部形成通孔,阴极陶瓷的下端穿过屏蔽盒上部的通孔并与屏蔽盒相固定,连接滤波线圈32,并跨接于电源两端从外部引入电源的电容器33。
另外还有把冷却片61保护在内部并将冷却片61传递的热量散出的外壳19等部件。外壳19包括从上侧容纳内部装置的上壳19a和从下侧容纳内部装置的下壳19b。
图中所示的排气管60是磁控管组装以后,进行排气工序时为了把磁控管变成真空状态切断的部分。
下面说明如上所述的磁控管工作情况。在磁铁22产生的磁场通过上磁极20和下磁极21形成磁通时,在叶片12和灯丝13之间形成磁场。当通过电容器33进行通电的时候,灯丝13在大约2000K温度下放射热电子,热电子在灯丝13与正电极部之间的4.0 KV到4.4KV和在磁铁22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的作用空间14进行旋转。
这样,在通过中央导杆17和侧面导杆18向灯丝13通电的时候,在叶片12和灯丝13之间产生2450MHZ左右的电场,使热电子在作用空间14内通过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变成谐波,并使谐波传递到连接叶片12的天线51发射到外部。
在作用空间产生的不仅有用于烹调的基本波(2450MHZ),还有基本波频率整数倍的高频谐波,主要包括第二高频谐波(4900MHZ)、第三高频谐波(7350MHZ)、第四高频谐波(9.8GHZ)、第五高频谐波(12.5GHZ)等。基本波用于对微波炉内的物品加热,整数倍高频谐波容易对周围的电器元件造成强烈的电磁干扰,而且对人体有害,因此必须尽量减少高频谐波从磁控管中泄漏。
在现有技术的磁控管中,在灯丝上端的上部密封件处涂钛,涂布的钛可以在磁控管工作中的排气过程时吸收杂质气体,从而提高磁控管内部的真空度。但是,由于磁控管工作时会处于高温状态,上部密封件上涂布的钛液在高于一定温度的情况下会融化蒸发,无法再起到吸收杂质气体的作用,从而导致磁控管内部的真空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在磁极边上设置内部涂钛的凹槽,从而避免钛液蒸发,提高磁控管主体腔体内部真空度的磁控管的上磁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79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球头挂环
- 下一篇:录音防篡改的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