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式咖啡机发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7589.3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7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刚;邓秀文;周竹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44 | 分类号: | A47J31/4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咖啡机 发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咖啡机,具体是压力式咖啡机发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咖啡机的发泡装置,大部分只是通过一个0.5mm的小孔进行发泡,泡沫效果不是很理想。中国专利文献号CN2762715于2006年03月08日公布了一种电咖啡机的发泡装置,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在咖啡碗底部四周向下凸起且在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小孔,咖啡碗底部中央的圆孔中有漏斗状的喷嘴,在滤斗内的底部中央与喷嘴上下相对应处,有向上凸起的圆柱状发泡腔。据称,其可使咖啡与水、空气充分混合,咖啡液的泡沫可达到3mm以上,形成丰富的泡沫,将咖啡的香气充分散发出来,改善了咖啡的口感。但是,该结构过于复杂,而且发泡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发泡效果好、有效提高咖啡品质、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压力式咖啡机发泡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压力式咖啡机发泡装置,包括冲泡头、发泡嘴和发泡盒组件,其特征是冲泡头上设置有狭小的第一出咖啡通道,且依次连通发泡嘴上的过孔以及由发泡器上盖和发泡器下盖组成的发泡盒组件,发泡盒组件与冲泡头联接;发泡盒组件上端设有一通气孔与空气相通。
所述发泡器上盖内侧延伸出凸柱,凸柱中间设有凹坑,凹坑边缘设置有小缺口;咖啡通过发泡嘴喷射在凹坑中,然后反射回来,通过小缺口。
所述发泡器下盖的一侧设有一喇叭形通孔,并与发泡嘴配合固定;发泡器下盖的另一侧设有一方形腔体,发泡器上盖与腔体密封固定,并通过凹坑与通孔连通。发泡器下盖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管道,包括设置在上端且内径较小的通气孔和设置在下端且内径较大的第二出咖啡通道;发泡盒组件内的咖啡与通气孔外的空气相通,与空气混合后从第二出咖啡通道处流出。发泡嘴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本发明利用水对流原理及咖啡与空气混合成泡原理,使咖啡形成厚厚的油脂,对爱喝咖啡的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诱惑。其具有结构简单、发泡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视角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冲泡头,1.1为第一出咖啡通道,2为发泡器上盖,2.1为凹坑,2.2为小缺口,3为发泡器下盖,3.1为通气孔,3.2为第二出咖啡通道,3.3为通孔,3.4为腔体,4发泡嘴,4.1为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3,一种压力式咖啡机发泡装置,包括冲泡头1、发泡器上盖2、发泡器下盖3、发泡嘴4,带有一定压力的咖啡汇聚后,通过冲泡头1上的狭小的第一出咖啡通道1.1,再经过发泡嘴4上的过孔4.1,喷射在由发泡器上盖2和发泡器下盖3组成的发泡盒组件里;发泡盒组件上端设有一通气孔3.1与空气相通,击打过的咖啡与空气混合后,形成厚厚的咖啡油脂。
发泡盒组件由发泡器上盖2和发泡器下盖3通过超声、热熔、高周波、用密封圈密封等密封方式做成,并通过螺钉与冲泡头1联接。发泡器上盖2内侧延伸出凸柱,凸柱中间设有凹坑2.1,凹坑边缘设置有小缺口2.2;咖啡通过发泡嘴4喷射在凹坑2.1中,然后反射回来,通过小缺口2.2。发泡器下盖3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管道,包括设置在上端且内径较小的通气孔3.1和设置在下端且内径较大的第二出咖啡通道3.2;发泡盒组件内的咖啡与通气孔3.1外的空气相通,与空气混合后从第二出咖啡通道3.2处流出。发泡器下盖3的一侧设有一喇叭形通孔3.3,并与发泡嘴4配合固定;发泡器下盖3的另一侧设有一方形腔体3.4,发泡器上盖2与腔体3.4密封固定,并通过凹坑2.1与通孔3.3连通。发泡嘴4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75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