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水型澄清净化系统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7524.9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5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璟;毛进;杨宝红;王正江;许臻;姜琪;张江涛;叶治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水 澄清 净化系统 工艺 | ||
1.一种节水型澄清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池(a)、清水池(f)以及设置在原水池(a)与清水池(f)之间的由多段式管道混合器(b)、变孔径翼片絮凝反应器(c)、沉淀分离器(d)、过滤器(e)和泥渣回流装置(j)组成的一体式澄清净化器(M),及与一体式澄清净化器(M)相连通的污泥处置系统(W),其中原水池(a)、多段式管道混合器(b)、变孔径翼片絮凝反应器(c)、沉淀分离器(d)、过滤器(e)和清水池(f)依次相连,沉淀分离器(d)还通过泥渣回流装置(j)与变孔径翼片絮凝反应器(c)相连通,且多段式管道混合器(b)和变孔径翼片絮凝反应器(c)上还依次连接有一级加药系统(h)和二级加药系统(i),所述的污泥处置系统(W)包括与沉淀分离器(d)相连的压滤装置(g)和滤液回收装置(k)、与过滤器(e)相连的反洗水回收装置(l),其中滤液回收装置(k)和反洗水回收装置(l)的出口分别与原水池(a)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澄清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段式管道混合器(b)包括设置在进水管(1)上的与一级加药系统(h)相连的絮凝剂、碱化剂及惰性晶种加药接口(4),在加药接口(4)后端安装有孔板(2)和列管(3);
所述的变孔径翼片絮凝反应器(c)包括内、外絮凝桶(7、8),内絮凝桶(7)下端设置有与多段式管道混合器(b)的进水管(1)相连的变孔径翼片絮凝反应器入口(6),外絮凝桶(8)顶部设置有与二级加药系统(i)相连通的助凝剂加药接口(5),且在内絮凝桶(7)内、内絮凝桶(7)与外絮凝桶(8)之间分别装填有内桶变孔径翼片絮凝板组件(9)和外桶变孔径翼片絮凝板组件(10),内、外絮凝桶(7、8)通过支架与沉淀分离器(d)连接,所述的沉淀分离器(d)包括设置在上部的斜板或斜管(11),设置在下部的积泥斗(19)及设置在底部的排泥口(20);过滤器(e)设置在沉淀分离器(d)的上方,自下而上依次由多孔板(12)、过滤装置(13)、轻质滤层(14)和拦截网(15)组成,轻质滤层下方设置有与空气擦洗罗茨风机(18)相连的穿孔布气管,在拦截网(15)上部的外侧设置有集水槽(16)和与清水池(f)相连的出水口(17),沉淀分离器(d)、过滤器(e)还分别通过排泥口(20)与压滤装置(g)、反洗水回收装置(l)相连;所述的泥渣回收装置(j)经管路与变孔径翼片絮凝反应器入口(6)相连,且在该管路上设置有活性泥渣循环泵(21)和泥渣密度/流量计(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水型澄清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分离器(d)下部积泥斗(19)上层设置有活性泥渣收集管,与活性泥渣循环泵(21)相连,活性泥渣循环泵(21)采用变频泵,排泥口(20)上安装有排泥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水型澄清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段式管道混合器(b)采用列管(3)与孔板(2)组合式,组合数量可调,列管(3)的管径和孔板(2)的孔径在横截面上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水型澄清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外桶变孔径翼片絮凝板组件采用非等距开孔,开孔为圆孔或方孔,由中心向外侧孔径逐渐增大;变孔径翼片絮凝板组件上下均布置有扰流翼片(25),扰流翼片(25)在圆周上均布,翼片宽度为100~30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水型澄清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板或斜管(11)的倾角为60°,斜板间距为20~40mm,斜管内切圆径为30~60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水型澄清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质滤层(14)为聚苯乙烯或聚丙烯白球,其粒径为1.5~2.5mm;拦截网15采用孔径小于1.5mm的不锈钢滤网或孔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水型澄清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滤装置(g)采用板框式压滤机或离心式脱水机。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水型澄清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剂为PAC、PFS或FeCl3,碱化剂为Ca(OH)2或NaOH,助凝剂为PAM,惰性晶种为CaCO3或CaSO4。
10.一种节水型澄清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原水池(a)中待处理的原水经泵提升进入多段式管道混合器(b),在多段式管道混合器(b)中利用一级加药系统(h)加入化学药剂后在多段式管道混合器(b)中充分混合,旋流进入变孔径翼片絮凝反应器(c)进行絮凝反应,根据不同水质处理工艺需要,在变孔径絮凝反应器(c)处通过二级加药系统(i)加入化学药剂,再进入沉淀分离器(d)进行固液分离、泥渣浓缩,最后进入过滤器(e)过滤后进入清水池(f)待用;
沉淀分离器(d)的部分浓缩活性泥渣通过泥渣回流装置(j)回至变孔径翼片絮凝反应器(c),剩余泥渣经过压滤装置(g)压滤,滤液通过滤液回收装置(k)回至原水池(a),过滤器(e)反洗排水通过反洗水回收装置(l)回至原水池(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752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轻泡沫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物联网wifi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