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种复合铺装材料联合应用铺装公路钢桥桥面的技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6704.5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2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董兰田;许云飞;田浩;李晓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兰田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3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种 复合 材料 联合 应用 公路 桥面 技术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钢桥桥面铺装,特别涉及多种复合铺装材料联合应用铺装公路钢桥桥面的技术方法。
二、背景技术:
支撑经济活力的人流、物流,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其通道的数量、方式和速率需求日益庞大和多样,公路钢桥在提供通道捷径和流量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钢桥桥面铺装的可靠性、稳定性和耐久性是保证钢桥功能的最直接、最显性的要素。现有技术下的钢桥桥面铺装主要采用热拌沥青混凝土、改性沥青混凝土、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环氧树酯沥青混凝土等铺装料,采用单层或双层铺装方法完成。以上铺装材料和应用方案均以其自身优势和特点,在不同地域和环境中得到规模应用,同时也因其内在的性质和功能性缺陷,难以满足和经受高温、低温、剧烈温差转换、风载、地震等自然因素的考验。钢桥钢质及架设方法等独特特性的考验。通行车辆高速度、大流量、大荷载、超荷载等社会因素和人为因素的考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纵裂、横裂、破碎、推堆、车辙、脱层、渗漏等抗老化、抗疲劳不足等诸多方面的不足、问题和缺陷。也存在着一次性投资和养护、维修难度等成本方面的差异和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抗老化、耐疲劳、抗碾轧、搓磨,不易出现车辙、推移、脱层、破碎等问题,防水、防锈、随性好、成本低廉的多种复合铺装材料联合应用铺装公路钢桥桥面的技术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种复合铺装材料联合应用铺装公路钢桥桥面的技术方法,其包括粘合层、卷材和散料,其特征是粘合层、卷材和散料依次、分层铺装轧实,其中的粘合层为具有防水、防锈功能、理化性质稳定、与钢性桥面附着力强的喷涂料,卷材为以无机、高强、低弹纺织物作支撑网架,以聚氨酯沥青混凝土为填充料组合而成的片状、可打卷的展铺铺装材料,散料为粗集料多、矿粉多、沥青多,细集料少的改性沥青混凝土。
其所述卷材、散料可再次、三次依次、分层铺装轧实。
本发明的多种复合铺装材料联合应用铺装公路钢桥桥面的技术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优势和特点:
1、附着力强的喷涂料直接喷涂于钢桥桥面形成粘合层,有效阻隔空气和水与钢性桥面的接触,有效的防止了对桥体表面的氧化和腐蚀。
2、卷材中高强度、低弹性编织物的应用,制约铺装层的延展和推移、增强抗剪切力破坏性能。
3、散料采用“三多一少”的改性沥青混凝土,与卷材复合应用,其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恶劣气候适应性、不变形、不开裂、抗疲劳的优点,聚氨酯沥青混凝土抗碎裂、抗剪切、不易推堆、脱层、渗漏的优点协同强化、缺陷与不足相抵互补。
4、粘合层、卷材、散料复合应用,使铺装刚柔相济,对外部的承载力、自然环境破坏力、及桥体自身的内部应力变化更具阻尼效应,更易快速吸收、传递和消散,抗疲劳、抗老化能力更强。
因而,本发明的多种复合铺装材料联合应用铺装公路钢桥桥面的技术方法,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多种复合铺装材料联合应用铺装公路钢桥桥面的技术方法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钢性桥面;2、粘合层;3、散料;4、卷材;5、支撑网架;6、填充料。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的多种复合铺装材料联合应用铺装公路钢桥桥面的技术方法,其结构包括粘合层2、散料3和卷材4。其中的粘合层2为具有防水、防锈、理化性质稳定,与钢性桥面1附着力强的喷涂料。卷材4为以无机、高强、低弹纤丝编织物作支撑网架5,以聚氨酯沥青混凝土为填充料6组合而成的片状,可打卷与展铺的铺装材料。散料3为粗集料多、矿粉多、沥青多、细集料少的改性沥青混凝土。
施工时,除锈并洁净钢性桥面1,均匀严密喷涂喷涂料、固化形成粘合层2,铺装卷材4轧实,铺装散料3轧实。根据需求或设计要求以相同工艺流程铺装第二、第三层卷料4和散料3。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兰田,未经董兰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67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高铁酸钾的水处理复合剂及其配制方法
- 下一篇:薄荷熬油后渣桔清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