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弹性金属件冲压的模具内部变向冲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5875.6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3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冯连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双威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3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弹性 金属件 冲压 模具 内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弹性金属件冲压的模具内部变向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金属件的冲压是一种常规的机械加工手段,一般的工艺是在金属件流转的方向上通过不同的折弯整形工位冲压,最终达到成品的形状。而对于弹性金属件由于其成型后的使用性能与材料的轧制纤维方向有关,当在弹性金属件流转的方向上通过不同的折弯整形工位冲压完成成品的形状后,弹性发生大大减弱,传统的冲压工艺配合其模具无法完成弹性金属件的冲压,而大型的弹性金属件加工设备不仅成本高,而且设备功能单一,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功能多且工作效率高的用于弹性金属件冲压的模具内部变向冲压模具。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弹性金属件冲压的模具内部变向冲压模具,包括带有斜铁的上模及与其对应的下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模上设有互相垂直的冲孔剪切段及加工整形段,在所述加工整形段进料口中心位置的轴向延伸方向设有通过上模斜铁驱动的将剪切物料推入加工整形段的推料机构。
所述加工整形段由多个同中心依次紧密设置的折弯工位组成。
所述折弯工位的内部折弯形状依次缩小,并在加工整形段的末端设置有终模整形工位。
所述折弯工位及终模整形工位下方设有防滑阻尼。
所述防滑阻尼设在加工整形段的中心轴位置。
所述折弯工位的工位与工位之间设有检测送料是否到位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控制端与冲压机总电机相连。
所述推料机构由一个尾部连接有复位机构的推料头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采用了传统的冲压工艺而在冲压模具上加以改变,使得成型后弹性金属件的弹性方向与材料的轧制纤维方向相同,使得成型后弹性金属件使用性能最佳,而且和大型的弹性金属件加工设备相比降低了成本高,而且还可同时完成冲孔等工艺,使得在一次加工流程中的工作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冲孔剪切段,2.复位机构,3.推料机构,4.推料头,5.防滑阻尼,6.折弯工位,7.传感器,8.成形阶段弹性金属件,9.原始弹性金属件,10.终模整形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带有斜铁的上模及与其对应的下模,在所述下模上设有互相垂直的冲孔剪切段1及加工整形段,在所述加工整形段进料口中心位置的轴向延伸方向设有通过上模斜铁驱动的将剪切物料推入加工整形段的推料机构3。
所述加工整形段由多个同中心依次紧密设置的折弯工位6组成。
所述折弯工位的内部折弯形状依次缩小,并在加工整形段的末端设置有终模整形工位10。
所述折弯工位6及终模整形工位10下方设有防滑阻尼5。
所述防滑阻尼5设在加工整形段的中心轴位置。本例中防滑阻尼5下设有弹簧,使其弹性的顶在成形阶段弹性金属件8上,防止其滑动,使其更好的折弯整形。
所述折弯工位的工位与工位之间设有检测送料是否到位的传感器7,所述传感器的控制端与冲压机总电机相连。本例中可以采用压力传感器或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剪切后的弹性金属件是否在其各自的工位上折弯整形,如果传感器7检测送料没有到位,剪切后的弹性金属件在工位上发生重叠,则传感器的控制端控制冲压机总电机关闭。
所述推料机构由一个尾部连接有复位机构2的推料头4组成。
工作时,原始弹性金属件9先进入冲孔剪切段1进行冲孔剪切,剪切后的弹性金属件流转至加工整形段进料口,由上模斜铁压动推料机构3的推料头4使其进入加工整形段的折弯工位6,由折弯工位6在各自的工位内依次折弯整形,至终模整形工位10对成形阶段弹性金属件8最终整形后排出。
由于采用了传统的冲压工艺而在冲压模具上加以改变,使得成型后弹性金属件的弹性方向与材料的轧制纤维方向相同,使得成型后弹性金属件使用性能最佳,而且和大型的弹性金属件加工设备相比降低了成本高,而且还可同时完成冲孔等工艺,使得在一次加工流程中的工作效率提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双威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双威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58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婴幼儿护肤霜
- 下一篇:一种防治风湿病的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