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焦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5435.0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0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安达宣幸;带金靖彦;坂井隆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腾龙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宝荣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35mm照相机、摄像机、电子静像相机等的定焦镜头。
背景技术
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中,为了使拍摄图像和取景器图像一致,就具有如下机构:其使通过拍摄用透镜的光由置于胶片的跟前的反射镜反射,而将该光引导至光学取景器。因此,在用于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定焦镜头,需要很长的后截距,设计的自由度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在数字照相机中,仅将摄像元件所捕捉到的图像显示在电子取景器上,就能够实现与现有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同等的效果。因此,通过省略光学取景器和向其引导拍摄图像的反光镜,从而实现装置的小型化的所谓“无反光镜可换镜头相机”上市。在无反光镜可换镜头相机中,因为能够缩短拍摄用透镜的后截距,所以具有其所使用的定焦镜头的设计自由度也提高这样的优点。因此,可以搭载于无反光镜可换镜头相机上的定焦镜头也得变多起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9505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344555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43348号公报
就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光学系统而言,虽然在由一片负透镜构成调焦群这一点上能够实现简单化,但是调焦群以外的透镜群的构成中透镜片数多,无法实现简单化。另外,虽然考虑到试图缩短调焦行程(フオ一カスストロ一ク),但在比光阑更靠近物体侧配置调焦群的状态下,就使得入射光瞳位置变深所导致的前透镜直径的扩大得不到避免。出于如上理由,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光学系统称不上实现了充分的小型化,且不适宜近年所要求进一步小型化的无反光镜可换镜头相机。
另外,就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光学系统而言,与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光学系统相比为更简单的结构,但是调焦行程所对应的摄像上的对焦灵敏度小,因此在近距离拍摄时使调焦群较大移动的需要就产生,光学系统的小型化无法实现这样的问题存在。
另外,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光学系统中,调焦群由两片透镜构成,虽然能够实现简单化,但是仍然因为对焦敏感度小,在近距离拍摄时使调焦群较大移动的需要就产生,光学系统的小型化无法实现这样的问题存在。
如此,在以上述各专利文献所述的技术为首的现有的定焦镜头中,不能说达成了充分的小型、轻量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消除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轻量并具有优异的成像性能的内对焦方式的定焦镜头。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且达成其目的,本发明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具备从物体侧起顺次配置的如下透镜群即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群;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群;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群,所述第一透镜群含有孔径光阑,所述第二透镜群由单体的透镜元件构成,在聚焦时,所述第二透镜群沿着光轴移动,且所述第一透镜群和所述第三透镜群相对于成像面被固定。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小型、轴量且成像性能优异的内对焦方式的定焦镜头。
此外,本发明的定焦镜头中,根据所述发明,其中,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0.7<|(1-β2G)×β3G|<7.0
其中,β2G表示在无限远合焦状态下的所述第二透镜群的近轴成像倍率,β3G表示在无限远合焦状态下的所述第三透镜群的近轴成像倍率。
根据本发明,既能够达成光学系统总长的缩短化,又能够实现成像性能的提高。
此外,本发明的定焦镜头中,根据所述发明,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群由一片正透镜构成、或者由正透镜和负透镜构成,并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2)0.4<F3/F<1.8
其中,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群的焦距,F表示光学系统全系统的焦距。
根据本发明,既能够达成光学系统总长的缩短化,又能够实现成像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此外,本发明的定焦镜头中,根据所述发明,其中,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3)0.2<FR2/F<0.6
其中,FR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群的成像面侧的曲率半径,F表示光学系统全系统的焦距。
根据本发明,不会阻害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而能够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
此外,本发明的定焦镜头中,根据所述发明,其中,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4)1.50<nd<2.0
(5)25<vd<68
其中,nd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群的对d线的平均折射率,vd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群的对d线的平均阿贝数。
根据本发明,不会阻害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而可以进行更良好的像差修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腾龙,未经株式会社腾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54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