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饱和磁通密度MnZn铁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5322.0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0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颜冲;吕东华;雷国莉;何俊;王素平;郭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118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饱和 密度 mnzn 铁氧体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磁MnZn铁氧体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饱和磁通密度MnZn铁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MnZn铁氧体广泛用于电子、通讯领域作为能量存储和转换用材料。电子器件的小型化、高速化、高输出功率要求MnZn铁氧体器件能够在大电流下仍然正常工作。但与软磁金属材料相比,MnZn铁氧体的主要缺点是其饱和磁通密度(Bs)较低,使MnZn铁氧体抗大电流工作能力比软磁金属材料差。
此外,由于磁性元件本身产生的热量以及高工作温度环境,如汽车发动机周围的电子元器件,使得实际铁氧体磁心的工作温度常常很高。这就要求铁氧体材料在这一高温度范围不但磁心损耗低,而且饱和磁通密度高,以实现磁性元件在上述工作温度范围的小型化和高效化。
为了提高MnZn铁氧体的饱和磁通密度,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主配方设计、添加剂加入和工艺优化等。比如公开号为CN1224224A和CN1627455A的专利文献公布了一种高Bs铁氧体材料,通过把Fe2O3的含量限制在53~55mol%、ZnO的含量限制在6.5~9.5mol%范围,实现了材料的高温高Bs。但材料的饱和磁通密度还不够高,有进一步提高的必要。又如公开号为CN1662470A、CN1294099、CN1404076A和CN 1649039A的专利文献公布了一种铁氧体,通过在主配方中加入NiO的方法来提高材料的高温饱和磁通密度。但其常温饱和磁通密度没有提高,且高温饱和磁通密度有进一步提高的必要。况且NiO是贵金属,价格相当昂贵,提高了铁氧体材料的生产成本。
由于以上原因,需要开发一种饱和磁通密度高、损耗较低、成本低的MnZn铁氧体材料。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首先是提供一种高饱和磁通密度MnZn铁氧体材料,第二个目的是提供所述铁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发明人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高饱和磁通密度MnZn铁氧体材料,由主成分和副成分组成,其中,主成分及含量以氧化物计算为:Fe2O3 60~68mol%、ZnO 10~20mol%和MnO余量;按主成分总重量计的副成分为:SiO2 50~200ppm、CaCO3 200~1500ppm、ZrO2 50~500ppm、Nb2O5 50~500ppm和V2O5 50~500ppm。
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通过合理控制铁氧体主成分配比,并配以适当的副成分,可以获得一种同时具备高饱和磁通密度和低损耗特性的铁氧体材料。经检测,所述的铁氧体材料在100℃下的饱和磁通密度在460mT以上(测试条件:1194A/m),100℃下的损耗在1600kW/m3以下(测试条件:100kHz/200mT),得到的材料能够适用于80-120℃的工作环境。
上述主成分范围中,若Fe2O3含量小于60mol%,则得不到所希望的高饱和磁通密度;若Fe2O3含量大于68mol%,则磁心损耗有增大的趋势,得不到所希望的磁心低损耗特性。若ZnO含量小于10mol%,则磁心损耗有恶化的趋势;若ZnO含量大于20mol%,则材料居里温度降低,不能实现高温高饱和磁通密度。
上述副成分主要是在铁氧体晶界形成高电阻层,细化晶粒,促进晶粒均匀生长,以降低材料损耗。当它们的含量低于下限值时,起不到降低磁心损耗的作用;而当它们的含量高于上述上限值时,则容易引起晶粒异常生长,使磁心损耗恶化。
作为优选,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饱和磁通密度MnZn铁氧体材料,其中,所述的主成分及含量以氧化物计算为:Fe2O3 63~66mol%、ZnO 14~18mol%、MnO余量。发明人研究发现,进一步优化主成分配方,可以使获得的铁氧体材料在具备高饱和磁通密度的基础上,使损耗进一步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53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