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源单元和使用它的影像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5053.8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4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将史;大内敏;长吉真弓;井上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3/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高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源 单元 使用 影像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把例如发光二极管(LED)用作光源的背光源单元和使用它的影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近年来的节电要求,对于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背光源单元也要求降低电耗。为此,作为背光源单元的光源,正逐渐取代现有的CCFL等的荧光管,而使用发光效率高且响应性高(即容易进行局部地或部分地控制背光源单元的光强度的区域控制)的发光二极管(LED)。
把LED用作光源的背光源单元主要有正下型、侧光(edge light或side light)型。侧光型由于是利用由透明树脂构成的平板状导光片把LED等的点状光变成面状光而照向液晶屏的构成,所以有利于影像显示装置的减薄(减小深度尺寸)。
作为使用了这样的导光片的背光源装置的现有技术,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导光片的底面上沿垂直方向设置多个以水平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凹部,在各凹部中收存多个侧发光型LED,使来自LED的光在导光片内部反射并向液晶屏侧射出。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2367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作为LED使用侧发光型(侧观察型)LED,但在侧观察型LED中在LED的正上方向即与侧观察型LED的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也存在朝向液晶屏侧的光。例如,有透过LED的封装的光、由在凹部的内壁面或导光片的背面侧配置的反射薄片所反射的光等。在由于这样的光而从液晶屏侧(影像观察侧)看导光片时,在导光片的光出射面的与LED的配置位置或凹部的形成位置对应的位置上产生点状光斑或亮线,它们作为亮度不均匀被看到。上述专利文献未考虑这一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降低亮度不均匀而得到均匀的亮度分布的技术。
(用来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构成为特征。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是一种背光源单元,包含光源和用来把来自上述光源的光导向液晶屏侧的导光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导光片的背面侧设置有用来收存上述光源的凹部,从上述液晶屏的显示画面侧看时,在与上述光源或上述凹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光量调整部件。
在例如透明薄片上涂敷具有预定的光学特性的印墨而构成上述光量调整部件,把涂敷了该印墨的透明薄片贴附在上述导光片的光出射面上。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降低亮度不均匀而得到均匀的亮度分布。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背光源单元的构成的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1的从导光片1的出射面侧看光量调整部件6时的图。
图3是示出从LED 2射出的光的样子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光量调整部件6的一个构成例的图。
图5是示出LED 2的光谱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光量调整部件6中使用的印墨6b的透射率特性的例子的图。
图7是根据实施例1的从导光片1的出射面侧1b看光量调整部件6时的图。
图8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光量调整部件6中使用的印墨6b的一具体例的图。
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2的光量调整部件6的形状的图。
图10是示出根据实施例3的光量调整部件6的形状的图。
图11是示出向导光片1安装光量调整部件6的构成的一例的图。
图12是示出向导光片1安装光量调整部件6的构成的另一例的图。
图13是示出向导光片1安装光量调整部件6的构成的又一例的图。
图1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4的光学薄片5和光量调整部件6的构成的第1例的图。
图15是示出向光学薄片5安装光量调整部件的方法的第2例的图。
图16是示出向光学薄片5安装光量调整部件的方法的第3例的图。
图1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5的光量调整部件6的构成的图。
图18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印墨6b的形状的一例的图。
图19是示出图18中的LED 2正上方的椭圆状遮光图案60的一例的图。
图20是从出射方向侧观测正下型LED时的图。
图21是从出射面侧1b观测实施例1中的侧观察型LED时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50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脚椅
- 下一篇:探测帧的窄带干扰检测与BCH解码结合应用的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