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基站及中继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3593.2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8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军;闫渊;杨宁;沈晓冬;韩璐;刘光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W72/08;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道 状态 信息 参考 信号 发送 方法 基站 中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基站及中继。
背景技术
时分长期演进(TD-LTE,Time-Division Long-Term Evolution)系统提供了比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好的用户体验。TD-LTE系统早期的布网是针对热点区域展开的,但随着数据业务用户数量的持续提升,用户希望在更大的范围内享受TD-LTE系统带来的高速率体验,这就要求TD-LTE系统能够在各种场景下为用户提供服务,这些场景包括传播环境复杂的密集城市、偏远郊区、室内和高速覆盖等。
为了应对各种复杂的无线传播环境,解决实际网络部署的覆盖问题,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在第10版本(R10,Release 10)的高级的长期演进(LTE-Advanced,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协议中对中继(Relay)进行了标准化。在宏基站和用户终端(UE,User Equipment)之间加入中继(Relay),宏基站和UE之间的直传链路被分为两段,如图1所示,分别为:宏基站与中继之间的无线链路,称为回传链路(传输接口为Un接口);中继与UE之间的无线链路,称为接入链路(传输接口为Uu接口)。通过对中继进行合理的部署,拆分后的两段链路都能具有比直传链路更短的传播距离,同时传播路线中的遮挡物也能减少,使得拆分后的两段链路都具有比直传链路更好的无线传播条件和更高的传输能力。
在LTE-Advanced R10阶段,中继需要支持R10UE的接入,R10UE在传输模式9下,需要基于为LTE-Advanced R10系统新定义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进行测量,获取信道状态信息,并进行信道质量指示(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反馈。其中,CSI-RS是周期性发送的,其周期是5ms的倍数,CSI-RS的功能类似于LTE R8中的公共参考信号(CRS,Common Reference Signal),可以支持1个CSI-RS端口、2个CSI-RS端口、4个CSI-RS端口、8个CSI-RS端口,在CSI-RS所在的子帧内,支持1个CSI-RS端口时占用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中的2个资源单元(RE,Resource Element),可以配置32组不同的CSI-RS模式(Pattern);支持2个CSI-RS端口时占用PRB中的2个RE,可以配置32组不同的CSI-RS Pattern;支持4个CSI-RS端口时占用PRB中的4个RE,可以配置16组不同的CSI-RSPattern;支持8个CSI-RS端口时占用PRB中的8个RE,可以配置8组不同的CSI-RS Pattern。每个CSI-RS pattern在PRB中占用的时频资源各不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35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电机驱动双亮片送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丝袜缝头机记号定位装置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