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管道系统专用伸缩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3269.0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4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黄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有勇 |
主分类号: | F16L47/18 | 分类号: | F16L47/18;F16L47/14;F16L5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倪波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管道 系统 专用 伸缩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系统的敷设与连接,特别是一种用于塑料管道系统连接的专用伸缩器。
背景技术
塑料管道广泛应用于给排水管网系统的支路,与主干管通过承插大小头连接,由于塑料管道自身热膨胀系数较大,管道连接处为固定式硬连接,热胀时导致塑料管道胀损,冷缩时管道回缩导致承插连接脱落,造成管网严重破坏,影响供水安全;对于使用非开挖敷设的管道尤为突出,由于非开挖敷设需要对塑料管道进行牵引,使塑料管道拉伸变形,敷设完成后,塑料管道有个自然回缩的过程,在自然回缩或冷缩的作用下,当回缩力及回缩位移达到一定量时,就会造成承插连接脱落。
为了防止塑料管道拉伸变形或热胀冷缩对管道造成破坏,在塑料管道系统的敷设过程中,通常采用蛇形敷设或加设门形补偿增加变形余量,连接处为固定式硬连接。蛇形敷设可以解决短距离塑料管道敷设伸缩量变化小的问题,但对于长距离敷设,其缺点主要为:蛇形补偿由于受沟道及管径限制,其补偿量较小,不足以补偿管道的收缩量,对固定连接处造成较大的拉力,长时间以后在固定连接处会导致因应力过大产生塑性形变最终形成连接处破裂。门形补偿除受沟道及管径限制外,其经济性也制约着不可能在实际大口径管道系统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足塑料管道伸缩补偿的塑料管道系统专用伸缩器,可以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因拉伸变形或热胀冷缩而导致塑料管道系统遭受破坏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塑料管道系统专用伸缩器,所述塑料管道的一端作为固定端,另一端作为伸缩端,其特征是,包括一根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与塑料管道的固定端连接,另一根塑料管道的伸缩端插入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伸缩端的塑料管道与套筒之间轴向自由滑动式插接且轴向密封。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套筒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前置法兰和一个后置法兰,所述塑料管道的固定端通过一个配合法兰与套筒的前置法兰连接,所述另一根塑料管道的伸缩端从后置法兰端插入套筒内,所述伸缩端的塑料管道与套筒之间轴向自由滑动式插接且轴向密封和端面密封。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近后置法兰端的套筒内壁周向设有环形挡圈,伸缩端的塑料管道穿过该环形挡圈,所述环形挡圈外侧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外侧设有压紧端盖,所述压紧端盖与后置法兰紧固连接,形成伸缩端的塑料管道在套筒内自由滑动且轴向密封和端面密封。
所述伸缩端塑料管道插入套筒内1/3~2/3处。
所述的前置法兰与配合法兰之间、后置法兰与压紧端盖之间采用螺栓紧固连接。
所述套筒为金属套筒,套筒的两端分别与前置法兰、后置法兰焊接。
本发明通过管道连接部位预留足够伸缩空间,在管道收缩或膨胀时有足够的余量补偿确保塑料管道系统中承插连接不会脱落及塑料管道本身也不会被破坏,连接处采用轴向密封和端面密封以保证不泄漏,本发明设计科学、结构简单,很好地解决了因拉伸变形或热胀冷缩而导致塑料管道系统遭受破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用于塑料管道系统中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一根金属套筒1,金属套筒1的两端分别焊接一个前置法兰2和一个后置法兰3,塑料管道8的固定端通过一个配合法兰7与前置法兰2连接,另一根塑料管道9的伸缩端从后置法兰3端插入金属套筒1内,插入金属套筒1内伸缩端塑料管道占套筒长度的1/3~2/3为宜,靠近后置法兰3端的金属套筒1内壁周向设有环形挡圈4,伸缩端的塑料管道穿过环形挡圈4,环形挡圈4的外侧设有密封件5,密封件5的外侧设有压紧端盖6,压紧端盖6与后置法兰3紧固连接,密封件5和压紧端盖6保证塑料管道的密封性,形成伸缩端的塑料管道既可以在金属套筒1内自由滑动,又实现了轴向密封和端面密封不会漏水。前置法兰2与配合法兰7之间、后置法兰3与压紧端盖6之间采用螺栓紧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有勇,未经黄有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32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