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卧式绕线机轴向/辐向压紧装置无晃动绕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2894.3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7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高原;沈伟;徐鹏建;柴朋朋;朱文超;高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巨力电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G05B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3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机轴 压紧 装置 晃动 绕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工机械领域,涉及卧式绕线机轴向/辐向压紧装置无晃动绕行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电力变压器线圈在卧式绕线机上绕制时,工艺要求在导线与绕线模表面接触的切线位置应有轴向/辐向压紧装置的压紧头将导线压紧。压紧头由两部分组成:辐向压紧头和轴向压紧头;轴向压紧头负责将导线匝间压紧,称为轴向压紧;辐向压紧头负责将导线贴紧绕线模辐向表面,称为辐向压紧;压紧头上述功能通过移动装置总成、左右移啮合齿等来实现,左右移啮合齿及龙门桁架悬在绕线模正上方固定不动,因此移动装置总成无法围绕绕线模转动,在绕制大直径线圈时,压紧头与被压紧导线接触面处视线被绕线模遮挡,影响绕制线圈质量和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卧式绕线机轴向/辐向压紧装置无晃动绕行方法,实施后结构简单、实用、提高绕制线圈质量和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固定式龙门架的双侧固定立架改为可转动立架;龙门桁架沿绕线机轴向中心线旋转功能由与其两端部刚性连接的龙门旋转架右侧架、右伸缩驱动装置、右固定支撑平台和龙门旋转架左侧架、左伸缩驱动装置、左固定支撑平台等组成两套完全一样的机械传动系统,它们在数控系统及应用软件支持下,实现压紧头沿被绕制线圈外表面无晃动旋转。
本发明技术方案实施后,绕线工可控制将压紧头位置旋转移至绕制线圈方便观察的任意位置,解决了压紧头与导线接触面处视线被绕线模遮挡问题,提高绕制线圈质量;吊装线圈及绕线模安全、快捷,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可旋转龙门架结构及功能示意图。
图2、右伸缩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可旋转龙门架控制系统工作流程框图。
图4、导线压紧头组成及功能示意图。
图5、卧式绕线机轴向/辐向压紧装置无晃动绕行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1中,1、绕线模,2、已绕制线圈,4、龙门旋转架右侧架,5、右伸缩驱动装置,6、左伸缩驱动装置,7、移动装置总成,8、左右移啮合齿,9、压紧头,10、龙门桁架,11、右固定支撑平台,17、龙门旋转架左侧架,18、左固定支撑平台。
图2中,4、龙门旋转架右侧架,11、右固定支撑平台,12、右驱动电机,13、右丝杠推进器,14、右旋转编码器,15、右上转轴,16、右下转轴,19、右伸缩丝杠,20、右驱动电机安装基板。
图3中,4、龙门旋转架右侧架,12、右驱动电机,13、右丝杠推进器,14、右旋转编码器,17、龙门旋转架左侧架,23、右变频器,26、左旋转编码器,27、左变频器,28、左驱动电机,29、左丝杠推进器,30、PLC控制器,32、主动系统,33、从动系统,34、数控系统。
图4中,3、导线与绕线模间隙,31、辐向压紧头,35、轴向压紧头,36、导线匝间间隙,37、绕线模外表面,38、被实施压紧的导线。
图5中,4、龙门旋转架右侧架,5、右伸缩驱动装置,6、左伸缩驱动装置,7、移动装置总成,8、左右移啮合齿,9、压紧头,11、右固定支撑平台,17、龙门旋转架左侧架,18、左固定支撑平台,34、数控系统,38、被实施压紧的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现方法是:如图1所示,将传统设计-固定式龙门架的双侧立架改为可转动架(龙门旋转架左侧架17和龙门旋转架右侧架4);等长的龙门旋转架左侧架17、龙门旋转架右侧架4分别安装在卧式绕线机D、O两固定轴上且滚动连接,使其可绕D、O轴转动(实例中,以铅直线为准实现右旋30度左旋5度)。左固定支撑平台18、右固定支撑平台11分别刚性固定,形成两个等高固定基准面。左伸缩驱动装置6、右伸缩驱动装置5必须同步进行伸缩驱动,龙门旋转架左侧架17、龙门旋转架右侧架4即可围绕卧式绕线机D、O固定轴同步转动,实现龙门桁架10在其A端B端牵引下进行无晃动旋转。悬挂在左右移啮合齿8的移动装置总成7也跟随其进行旋转。压紧头9在移动装置总成7驱动下可同步无晃动围绕绕线模1转动,这样绕线工可酌情将压紧头9位置移至方便观察的位置。等长的龙门旋转架左侧架17、龙门旋转架右侧架4与D、O两固定轴采用滚动连接,间隙不大于2μm,左固定支撑平台18、右固定支撑平台11选材有足够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巨力电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巨力电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28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