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轧机45Cr4NiMoV合金钢大型支承辊锻后热处理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72225.6 申请日: 2011-11-22
公开(公告)号: CN102417965A 公开(公告)日: 2012-04-18
发明(设计)人: 平志革;雷静波;雷静桃;朱坚民 申请(专利权)人: 洛阳中创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21D9/38 分类号: C21D9/38;C21D11/00
代理公司: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代理人: 智宏亮
地址: 471000 河南省***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轧机 45 cr4nimov 合金钢 大型 支承 辊锻后 热处理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大锻件热处理工艺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轧机45Cr4NiMoV 合金钢大型支承辊锻后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大型支承辊一般用于大型板带轧制设备的关键和核心部位,是轧机中用来支承工作辊或中间辊,以便在轧制时防止工作辊出现挠曲变形而影响板形质量的重要部件,是大型冷轧、热轧设备的基础件。

随着轧机向自动化、高精度、优质板形控制等方向发展,轧制条件越来越苛刻,提高轧制效率、降低轧制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成为突出的问题。

由于轧制时长期承受大载荷,容易引起滑动磨损和断辊,热轧支承辊的主要失效形式为:①支承辊两侧边缘部位30~50mm处,受局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局部掉块现象的发生;②支承辊在使用过程中,常表现为表面磨损严重,出现耐磨性不足的问题。分析表面磨损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在重载荷、冷热交变状态下工作时,受所轧制钢种变化的影响,加上部分母材成分的偏析和制造工艺上的缺陷,使轧辊表面局部极易产生一定深度的残余应力集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点扩展至局部层面的层状撕裂,最终导致大面积的脱离。

在轧辊产品中,支承辊是尺寸大、重量大、制造难度大的品种,技术水平要求非常高。支承辊的性能特征为:辊身表面硬度高、硬度均匀性好、辊身淬硬层深,辊颈和辊身芯部具有良好的强韧性。

作为轧机的重要部件,对支承辊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要求支承辊具有高的耐磨性、抗断裂性、抗剥落性。尤其是对大型支承辊材料、辊身硬度、均匀性、淬硬性、残余应力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因此,锻钢支承辊通常应具备如下主要特性:

(1)具有很高的淬透性及高的耐磨性,要求表面淬硬层深度达到50~80mm;

(2)支承辊内部具有致密的组织和良好的抗事故性;

(3)具有很强的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的表面抗剪应力的能力, 以防止剥落;

(4)具有高强度、稳定的刚性。

    大型支承辊锻件重量一般在几十到上百吨,需用大型钢锭锻制。早期的厚板轧机支承辊采用60CrMnMo和50CrNiMo材料,后来发展为70Cr3Mo、70Cr3NiMo,适用于硬度较小的支承辊。由于材料含碳量较高随着钢锭的增大,碳及合金元素偏析较大,支承辊芯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网状碳化物或混晶组织,支撑辊心部韧性降低,抗事故能力下降,影响了使用性能。由于合金元素,尤其是碳化物形成元素含量低,使钢的耐磨性降低;此外,随着冶金设备的大型化,市场急需φ1500mm以上的大型支承辊,此类材料如70Cr3Mo已不能满足大型支承辊工作的需要。大型轧机支承辊材料发展的趋势是以降低碳含量,增加Cr含量,碳含量在0.4~0.6%之间,Cr含量提高到4-5%之间,添加微量的V元素来细化支承辊心部晶粒,其目的是通过提高Cr含量来提高钢的淬硬层深度。由于络含量高,形成大量硬度高且弥散分布的M7C3型碳化物,同时拥有良好的淬透性,从而提高轧辊的耐磨性、抗剥落能力及综合机械性能,满足大型轧机的工作要求。

    大型支承辊制造工艺流程: 备料——粗炼——钢包精炼——真空铸锭——锻造——锻后热处理——粗加工——超声探伤——预备热处理——半精加工——最终热处理——精加工——超声探伤。

传统的热处理工艺:

支承辊的热处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锻后热处理。锻后入炉通常在600~650℃待料保温,然后直接升温。采用1次正火处理。其目的是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网状碳化物,去除氢气、防止白点产生,得到满意的球化组织。

第二部分为最终热处理。通常采用差温加热方式,淬火时辊身喷雾冷却,辊颈空冷。辊身回火完成后再将辊身包罩,对辊颈回火。其目的是在轧辊表面淬火前对轧辊辊身的差温加热,使得淬火处理后工件内外得到不同的组织,即保证轧辊工作层的硬度,又保证轧辊整体的强度和韧性。

支承辊的传统锻后热处理工艺存在的不足之处为:

(1)锻后入炉通常在600~650℃待料保温,然后直接升温,这样心部降温很慢,且奥氏体转变不充分。

(2)锻后采用1次正火(正火+球化退火+回火)的热处理方式,对支承辊细化晶粒不够充分。对于较大或特大的支承辊,由于冶炼条件、铸锭冷却条件较差、铸态组织晶粒粗大、偏析严重,而且锻造变形较困难,内部晶粒相对粗大,则需增加一次正火和一次过冷,使基体组织更细化,为下道热处理及机械加工工序做好组织准备,此时的组织为细晶粒的球状珠光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中创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洛阳中创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22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