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纤复膜胶带用胶料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7805.6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2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严程荣;胡林;曹正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33/04 | 分类号: | C09J133/04;C09J11/00;C09J11/06;C09J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赵绍增 |
地址: | 226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纤复膜 胶带 胶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料,尤其是一种溶剂型多组分压敏胶。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普遍将粘胶胶料涂覆于透明塑料膜上,形成胶带,用于粘接物品。用于透明塑料膜上的胶料要求有耐天候老化性、透明性、易于控制粘合能力及抗气泡等特性。一般使用的是接枝聚合物。该接枝聚合物主要为高比例的(甲基)丙烯酸酯和具有可共聚官能团的大单体共聚而得。缺点:两末端含有乙烯基的杂质趋向于保留在大单体中,使得产品易于胶凝化。还有一种通过共混含有一官能团的主聚合物和含有可与前者交联的不同官能团的低分子量聚合物,然后用一种交联剂对两种聚合物进行交联所得的粘合剂也具有较好的透明性以及出色的粘合特性。缺点在于:抗气泡能力差 。
上述两种胶料共同的缺点还有:不耐高温、油剂,有残胶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高温、油剂,无残胶现象的胶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玻纤复膜胶带用胶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料的组分如下:溶液型丙烯酸酯类溶液型压敏胶100份,固化剂0.5-3%,溶剂1-10%。
进一步地,所述交联剂的组分为:异氰酸酯类固化剂:0.5-3%,多价盐固化剂: 0.5-3%。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组分为:甲苯或醋酸乙酯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上述胶料,制作成增强型胶带,具有耐高温,耐油剂、耐矿物油,超高抗拉强度,高强度,高绝缘、不残胶,不转移,强粘力的特点。适用于变压器线圈,电缆线材内芯绝缘缠绕增强、电动马达、重型设备、线圈包扎及固定绝缘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首先,进行胶料的制作:丙烯酸酯压敏胶:100质量份,异氰酸酯类固化剂:3%质量份,多价盐固化剂: 0.5-3%质量份,溶剂:10%质量份醋酸乙酯;在常温常压下,将三种物料均匀混合制得。
将上述胶料涂覆在离型处理、并用耐高温聚氨酯胶黏剂复合有纱线的薄膜上。
对上述薄膜进行试验:
剥离力≥12N/25mm,初粘≥13#球,长期耐温性能:-40至150℃,耐电压击穿≥7KV(此胶带是优点是剪切强度高,耐温性能优越) 。
实施例2
首先,进行胶料的制作:丙烯酸酯压敏胶:100质量份,异氰酸酯类固化剂:2%质量份,多价盐固化剂: 0.5-3%质量份,溶剂甲苯:10%质量份。
将上述胶料涂覆在离型处理、并用耐高温聚氨酯胶黏剂复合有纱线的薄膜上。
对上述薄膜进行试验:
剥离力≥12N/25mm,初粘≥13#球,长期耐温性能:-40至150℃,耐电压击穿≥7KV (此胶带是优点是剪切强度高,耐温性能优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78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9J 黏合剂;一般非机械方面的黏合方法;其他类目不包括的黏合方法;黏合剂材料的应用
C09J133-00 基于有1个或多个不饱和脂族基化合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黏合剂,其中每个不饱和脂族基只有1个碳-碳双键,并且至少有1个是仅以1个羧基或其盐、酐、酯、酰胺、酰亚胺或腈为终端;基于此类聚合物的衍生物的黏合剂
C09J133-02 .酸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其金属盐或铵盐
C09J133-04 .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33-18 .腈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33-24 .酰胺或酰亚胺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33-26 ..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酰胺的均聚物或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