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式先导溢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7760.2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2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蓝先阳;李群华;林建荣;高英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先导 溢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系统的液压元件,特别是液压系统中的可调式先导溢流阀。
技术背景
溢流阀是液压系统中常用的压力控制元件,可作为定压溢流阀或安全阀。溢流阀通常用在压力控制方面,而现有的溢流阀按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直动式溢流阀和先导式溢流阀。虽然直动式溢流阀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等优点,但压力受溢流量变化的影响较大,调压偏差大,高压时,要求调压弹簧具有很高的刚度。先导式溢流阀克服了直动式溢流阀的缺点,能够保持系统各相关油路的压力恒定或过载保护,并具有通流能力强、调压范围广、启闭特性好等特点,是液压系统中极其重要的压力阀件。
在现有的溢流阀使用一种导阀来控制溢流阀主阀芯复位弹簧腔内的液压,通过降低主阀芯复位弹簧腔内的液压来开启主阀芯。但在现有的溢流阀中,导阀座是固定不动,导阀芯通过其顶部的柱状定位针定位于导阀座的阀孔中并与阀孔为间歇配合,这种结构是利用调压弹簧来平衡导阀芯所受液压油的作用力,因此要求调压弹簧的刚度非常高。溢流阀随着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波动而频繁开启与关闭,导阀芯与导阀座也就频繁地开启与关闭。由于现有的溢流阀中导阀座时固定不动的,这就导致导阀在开启与关闭时导阀芯与导阀座的阀孔尖边之间产生很大的冲击,使得导阀在一定的工作时间内因冲击力造成损坏,降低溢流阀使用寿命;并且导阀在开启时,导阀芯在导阀座的阀孔中处于浮动状态,导阀芯会常常偏离中心,使导阀芯与阀孔相互碰撞,产生振动而产生噪声,甚至产生啸叫现象,增加机器的噪声辐射,难以满足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要求。因此,这就需要设计出导阀阀芯与导阀座之间冲击小,稳定性好,噪音小,使用寿命长的溢流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先导式溢流阀的导阀受冲击大而易损坏、寿命短,以及导阀在开启时导阀芯处于浮动状态易产生振动与啸叫的缺点,而提供一种稳定性好,噪音小,使用寿命长的溢流压力可调的可调式先导溢流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可调式先导溢流阀,其包括主阀和与主阀固定连接的主阀开启装置,主阀包括主阀体,主阀体上设有主阀芯腔、溢油口、主阀进油口;主阀芯腔内设置可在其中沿轴向移动的主阀芯,主阀芯的一端设置有复位弹簧,另一端在其作轴向移动时可将主阀进油口与溢油口连通或关闭,主阀芯在复位弹簧的同一侧设有与主阀芯邻接的上腔,上腔为主阀芯开启的控制腔,当上腔压力降低一定值时,主阀芯两侧的受力不平衡而向上腔方向移动。主阀开启装置包括一阀体、在阀体内设一阀腔,在阀腔内滑设一导阀,导阀的一侧为第一容腔,另一侧有第二容腔,第一容腔与上腔连通,第一容腔通过油压检测油路与主阀进油口连通,在油压检测油路上设有主阀节流孔,,第一容腔内液体作用于导阀上的轴向面积大于第二腔内液体作用于导阀上的轴向面积,导阀内设有连通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的腔间油路,导阀包括导阀芯与导阀座,导阀座与阀腔内壁滑配合,导阀座上设有一轴向贯通导阀座的导阀孔,导阀芯包括头部的导向部、尾部的锥部、连接导向部和锥部的连接部,导向部与所述导阀孔滑配合,连接部与导阀孔孔壁之间具有导阀间隙,锥部位于第一容腔内,锥部与导阀孔尖边脱离接触时第一容腔与导阀间隙连通,导阀座上设有连通导阀间隙的径向通孔,阀体上设有连通径向通孔的导阀出油口;第一容腔内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一端与阀体接触连接,另一端与导阀芯的锥部接触连接,向导阀芯施加朝第二容腔方向的弹力,在第二容腔侧设调压弹簧和调节装置,调压弹簧的一端与导阀座接触连接,另一端与阀体接触连接,调节装置使得导阀芯向第二容腔方向的移动行程小于导阀座向第二容腔方向移动行程且可对导阀芯行程终止位置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77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线阵列校准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1.5V可充电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