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锡/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7187.5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9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奇;朱振峰;刘辉;何选盟;王德方;郭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31 | 分类号: | B01J23/31;A62D3/10;A01N59/16;A01P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钨酸铋 复合 光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环保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锡/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光催化技术降解环境污染物具有室温深度反应和可直接利用太阳能作为光源来驱动反应等特点,而成为一种理想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并备受瞩目。近年来半导体光催化已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有机污染物都能被有效地光催化降解、脱色、矿化为无机小分子物质,从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典型的光催化剂如TiO2需要在紫外光照射下才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紫外光占太阳光中的比例约为4%,而太阳光能量主要集中在400-700nm的可见光范围,其在使用过程中对太阳光的利用率较低,同时TiO2在可见光范围内并不具有催化活性,因此当前光催化技术尚不能充分利用太阳光。虽然对TiO2进行掺杂改性,如引入金属元素Fe、Co、Ce等及非金属元素N、C、F等能够拓展TiO2的吸收波长至可见光范围,但其光吸收较弱,催化活性普遍较低,且存在掺杂元素流失等失活问题。因此,开发新型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是提高太能利用率,降低成本,拓宽光催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最终实现光催化技术产业化应用的关键。
钨酸铋是一种具有可见光响应能力的新型半导体光催化材料,虽然其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响应,但是由于较弱的可见光吸收能力导致其光催化活性较低,从而限制了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氧化锡/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相对于纯的钨酸铋有较大提高,解决了现有光催化剂催化效果不好,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氧化锡/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将一定量的五水硝酸铋溶解于质量浓度为65%的硝酸溶液,得到溶液A,将一定量的钨酸铵溶解于摩尔浓度为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溶液B;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一定量的溶液A和溶液B混合均匀得到溶液C,将五水氯化锡按照摩尔浓度为0.01~0.1mol/L溶于水配制得到溶液D;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一定量的D溶液和C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溶液E,将溶液E转移至水热反应釜,并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利用微波加热至150~250℃微波水热处理0.5~3h,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分离,去离子水洗涤3次,于80℃干燥12h,得到二氧化锡/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粉体。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的溶液A中五水硝酸铋和硝酸溶液的质量比为1∶5~10。
其中的溶液B中钨酸铵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比为1∶2~5。
其中的溶液C中Bi元素和W元素的摩尔比为2∶1。
其中的溶液E中锡元素和钨元素的摩尔比为1∶2~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在可见光照射下具有分解有害化学物质、有机生物质合杀菌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二氧化锡/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将一定量的五水硝酸铋溶解于质量浓度为65%的硝酸溶液,得到溶液A,其中五水硝酸铋和硝酸的质量比为1∶5~10;将一定量的钨酸铵溶解于摩尔浓度为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溶液B,其中钨酸铵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比为1∶2~5;
步骤2:将一定量的溶液A和溶液B混合均匀得到溶液C,C溶液中Bi元素和W元素的摩尔比为2∶1。将五水氯化锡按照摩尔浓度为0.01~0.1mol/L溶于水配制得到溶液D;
步骤3:将一定量的D溶液和C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溶液E,E溶液中锡元素和钨元素的摩尔比为1∶2~20。将E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并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利用微波加热至150~250℃微波水热处理0.5~3h,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分离,去离子水洗涤3次,于80℃干燥12h,得到二氧化锡/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粉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71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干燥三七的方法
- 下一篇:医用输液自动换瓶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