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用照明光学系统单元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内窥镜光学构件用粘接剂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6959.3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1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小向牧人;水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7;C09J183/04;C09J11/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照明 光学系统 单元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光学 构件 用粘接剂 | ||
1.一种内窥镜用照明光学系统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纤,其将从激光光源供给的激光引导到前端并将其射出;
荧光体,其利用从光纤射出的激光进行激发而发出荧光,并形成由所述荧光和所述激光构成的白色光;
套筒构件,其覆盖所述荧光体的外周,且前端敞开;
保护罩,其由所述套筒构件保持,覆盖所述荧光体的前端侧,且使所述荧光和所述激光透过,
在所述套筒构件与所述保护罩的间隙配置混入有玻璃珠的粘接剂,来对所述套筒构件的前端进行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照明光学系统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构件形成有接受部,该接受部包括与所述保护罩的外周面面对的内周面和与所述内周面交叉且与所述保护罩的端面面对的底面,至少在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内周面的间隙配置所述粘接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用照明光学系统单元,其特征在于,
混入到所述粘接剂中的所述玻璃珠的粒径比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内周面之间的距离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照明光学系统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珠的平均粒径为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内周面之间的距离的0.4~0.7倍。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照明光学系统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珠的粒径为3.2μm以上且小于20μ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用照明光学系统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珠的粒径为3.2μm以上且小于2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照明光学系统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构件在所述底面形成有圆周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用照明光学系统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构件在所述底面形成有圆周槽。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照明光学系统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用照明光学系统单元具备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具有保持所述荧光体且与所述保护罩面对的前端侧敞开的荧光体保持部、与所述荧光体保持部的基端连续且供所述光纤穿过的贯通孔,该保持构件形成为与所述套筒构件嵌合的圆筒形状,在所述荧光体保持部的表面设有对所述荧光体发出的白色光进行反射的反射膜。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用照明光学系统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用照明光学系统单元具备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具有保持所述荧光体且与所述保护罩面对的前端侧敞开的荧光体保持部、与所述荧光体保持部的基端连续且供所述光纤穿过的贯通孔,该保持构件形成为与所述套筒构件嵌合的圆筒形状,在所述荧光体保持部的表面设有对所述荧光体发出的白色光进行反射的反射膜。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照明光学系统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剂为硅系的粘接剂。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用照明光学系统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剂为硅系的粘接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照明光学系统单元,其特征在于,
混入到所述粘接剂中的所述玻璃珠具有光散射性。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用照明光学系统单元,其特征在于,
混入到所述粘接剂中的所述玻璃珠具有光散射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695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