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剂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6655.7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2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罗凤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凤莲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4 | 分类号: | A61K36/8884;A61P1/12;A61P31/14;A61K33/06;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小儿 腹泻 药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剂。
背景技术
小儿秋季腹泻多为轮状病毒引起,好发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小儿患病时多伴有恶心、呕吐、纳差、腹胀等消化适症状,使得口服用药难以治疗。
因此,对于新的治疗小儿腹泻的药剂的寻找从未停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剂。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剂,它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优选地,它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优选地,所述药剂为片剂、分散片、贴剂、胶囊剂或硬胶囊剂。
本发明所述的药剂的组方合理,疗效明确,可有效地治疗小儿腹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实施例1本发明贴剂的制备
取天南星15克、石菖蒲30克、苦栋子15克、葛根10克、黄芩15克、木贼草45克、白芥子30克、冰片10克、吴茱萸10克、陈皮15克、蛇床子50克和枯矾30克,加入20升水在40℃浸泡40分钟。之后,在80℃加热两小时,过滤。使滤液在减压真空干燥至干,过80目筛。取硬脂酸甘油酯80克,加热融化,待温度降至45-50℃时加入上述过筛之后的粉末,搅拌均匀,注入模具中,冷却成型,脱模,制成0.5g圆形药片,附着于医用无纺胶布中间,包装即得。
实验例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小儿腹泻病学》第一版(方鹤松.小儿腹泻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80-487.)制定:(1)临床表现: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秋冬季多发;粪便稀薄,呈蛋花汤样或水样,每日数次至20余次;常伴发热、呕吐、腹胀和肠鸣(2)实验室检查:便常规多无异常或可看到少量白细胞,粪便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
中医诊断标准和辨证分型根据《中医儿科学》(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2版.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7.102-107.)制定:(1)湿热泻:泻如水样,每日数次或数十次,色褐而臭,可有粘液,腹部时感疼痛,食欲不振,或伴泛恶,发热或不发热,口渴,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2)寒湿泻:人便每日数次或十数次,色较淡,可伴有少量粘液,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兼恶寒发热,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自腻。
符合上述西医、中医诊断标准,治疗期间未使用其他治疗药物。
选取50例腹泻患儿,男25例,女25例;年龄2个月-5岁,平均年龄3.8岁。
选取实施例1中制备的贴剂进行治疗。在患儿睡觉前使用。使用,用温水清洗患儿的肚脐,将实施例1中制备的贴剂贴于患儿的肚脐上。第二天醒后,将贴剂取下。反复操作3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标准如下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学原则》(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制定:(1)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2)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3)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4)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
治疗结果
在治疗1个疗程后,所有患儿均符合痊的标准,并且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凤莲,未经罗凤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66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