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件表面除油、除锈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4079.2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1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许容毅;张安民;王敏芳;张本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奥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1/10 | 分类号: | B24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件 表面 除锈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件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件表面除油、除锈工艺。
背景技术:
在金属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经常要用到清洗除油工序。目前经常使用的各种金属除油剂,主要有强酸、强碱和表面活性剂等。它们一般都是针对金属表层较轻的油污处理,对较重的油污清洗效率低,表现在清洗时间长,效果也很差;尤其是对油污较多、有锈迹的金属件,清洗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和高效环保、噪音小、操作简单安全的金属件表面除油、除锈工艺。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一种金属件表面除油、除锈工艺,具体包括的工序有:漂洗除油、冲洗、磷化、清洗烘干、喷涂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洗除油工序之前还包括抛砂处理工序,抛砂处理工序是通过抛砂机以2000r/min的转速与力度把金属表面上的油污与锈迹经过热能及摩擦清除掉,同时,把金属表面打磨成微型规则的细孔,金刚砂的粒径在0.003微米。
所述漂洗除油工序是将抛砂处理后的金属件放进漂洗槽内,加入纯碱洗涤剂清洗干净,水温保持在45~70°之间。
所述磷化工序是将冲洗后的金属件放进磷化槽,加入含有蛋白质的磷化液及促进剂,通过微极超声波振动,磷化温度保持在5~45°之间。
本发明利用金刚砂在机械高速旋转中的摩擦导热,清除金属件表面油污、锈迹及其它的杂物,再通过一定的风力把一切污渍吹进粉尘通道转入地下通道确保无污染。机器内的金刚砂不仅可以起到清除污渍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利用机械的高速旋转使得金属制品表面净亮如新,从而改变了老式工艺的不安全及不环保、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低效率等一系列的弊端问题。
本工艺操作简单方便,在抛砂处理后进入磷化工序,通过微极超声波进有微波上膜,可以给所有的金属件表面上一层较薄的膜,而这里所上的薄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让产品粘接牢固,并且不再生锈起先,同时对胶粘剂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使得各类金属件与橡胶体粘接结实、不脱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环保,对油污较多、有锈迹的金属件,清洗效果好,产品质量能够得到保证、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金属件表面除油、除锈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需要除油、除锈的金属件进行抛砂处理:通过抛砂机以2000r/min的转速与力度把金属表面上的油污与锈迹经过热能及摩擦清除掉,同时,把金属表面打磨成微型规则的细孔,金刚砂的粒径在0.003微米。
2.漂洗除油:将抛砂处理之后的金属件放进漂洗槽内,加入纯碱洗涤剂清洗干净,水温保持在45~70°之间。
3.冲洗:将漂洗除油后的金属件冲洗干净。
4.磷化:将冲洗后的金属件放进磷化槽,加入含有蛋白质的磷化液及促进剂,通过微极超声波振动,磷化温度保持在25~45°之间。
5.清洗烘干:将磷化后的金属件清洗干净,再烘干。
6.喷涂处理:将清洗烘干后的金属件进行喷涂处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奥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奥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40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